普法工作进入全民普法的新时代,普法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艰巨任务,需要下“精准细致、精益求精”的绣花功夫。江都区积极创新普法载体,探索“法治+”模式,驰而不息做好融合文章,努力提升普法宣传质态,全面推进全民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发挥“法治+IP”的耦合效应,进一步打造普法品牌。围绕普法女生“嘟嘟”IP,加大“嘟嘟”普法卡通形象推广,制作“嘟嘟”宣传推介视频,定制“嘟嘟”卡通人形玩偶,提升普法IP的知晓率。用好用活“嘟嘟”法治动漫形象,录制拍摄《“嘟嘟”普法课堂之民法典慕课》8期,分发给全区部门单位和乡镇,并在“江都普法”微信公众号、智惠江都APP等平台定期推送。原创设计“嘟嘟”微信表情包和法治盲盒,全链条设计制作民法典元素扑克牌、法治手拎袋等有形、常见的法治文化惠民产品,让“嘟嘟”普法深入机关、乡镇,走进社区、农村,努力营造弘扬法治、嘟嘟陪伴的社会氛围。2019年成立司法局“普法女生”专业普法团队,2023年整合部门普法力量,实现普法女生团队的“提质扩容”,真正实现“全员”履责推动普法,“全线”联动开展普法,“全域”要素促进普法。原创“普法女生”推广曲《光》,并拍摄MV,进一步扩大“普法女生”专业普法团队知晓率。以“法律七进”为载体,针对不同普法对象,探索实行“点餐+配餐+套餐”普法模式,组织开展“普法女生走基层惠民生”系列活动。强化新媒体宣传应用,依托“法治江都”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女生“法治播报”栏目,上线普法女生“云游法治阵地系列”,制作拍摄《“普法女生”带你云游邵伯巡检司》等短片,并被学习强国江苏平台采用。
二是发挥“法治+文艺”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强化普法供给。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话题和普法实践活动中鲜活生动的法治点滴,创作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情景剧《小美满》,原创编排民法典主题小品《法典奇缘》和以案释法独幕剧《悬空火种》《危墙之下》,围绕法律明白人基层工作实际编创小品《月圆之夜》,编创的扬州评话《民法典走进你身边》获全市“非遗+民法典”法治文化作品征集一等奖。充分发挥“普法女生”品牌团队效应,结合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六五”环境日等重要活动、重要节点,编排朗诵《新时代的法治梦》、法治三句半《法治观念记心间》、改编版反诈歌曲《知否》等节目,让群众们沉浸式、情景式接受法治教育,展现“最江都”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加强大运河题材的法治文艺创作,积极参与“讲好运河法治故事·传承运河法治文化”活动,撰写《邵伯铁牛的见证》《邵伯巡检司源考》等3篇法治故事被市局收录。加强普法微视频创作,围绕宪法主题拍摄《她在,美好就在》《宪法的力量》等公益宣传短片,其中《宪法的力量》在全省开展的以“歌颂党恩党情·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江苏”为主题的宪法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舞台虽不同·本色永不改》参与司法部法治作品征集获司法部官方微视频转发;法治微动漫《江豚“融融”》被“法润江苏”网站采用;拍摄全生命周期系列普法视频《人生好时节》,获得全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优秀动漫微视频征集优秀奖。
三是发挥“法治+实践”的乘积效应,进一步提升普法质态。围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主线,聚焦“三大群体”精准发力,推动普法实践有感更有效。关注“未来希望”,研发打磨防拐防骗普法主题课《揭开坏人的面纱,识别身边的危险》,设计开发“‘嘟’来研学·走进运河”系列青少年法治研学路线。依托区级法治文化公园、青少年交通安全法治教育基地、邵伯法治驿站等阵地,开展“平安法治”少年说演讲比赛、“非遗‘典’亮生活 法治护‘未’前行”等“沉浸式”普法活动。紧盯“大众群体”,连续五年举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广场普法活动,组织开展普法公益创投项目大赛、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法治游、“法润民生 印象江都”法治微观察随手拍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注重“社会力量”,全面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发挥“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以“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和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实践,深入农村地区积极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非法集资及防诈骗宣传,引导广大农民朋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重法律明白人素质提升,组织开展“争做法律明白人·我为法治乡村代言”、法律明白人“两亮一赛”等系列活动,2022年江都区荣获省厅“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商贸城社区葛伟荣获省级“百佳法律明白人”称号,撰写的《扬州市江都区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被全国司法行政案例库收录。
(扬州市江都区司法局 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