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邮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保障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聚焦统筹协调,筑牢法治建设根基。将学习宣贯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纳入新入职公务员、入党积极分子、行政执法人员等教育培训必修课,依托“法润邮城”等平台推送权威解读和实践动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印发年度工作计划和要点,系统推进法治高邮建设。严格执行《2025年度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推动领导干部领学民营经济促进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创新开展乡镇(园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三进”(进网格体验、进住户访情、进一线解困)活动,推动“关键少数”深入基层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1-6月,已走访552户,解决各类问题107件,化解积案26件。
二是聚焦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深化“免证高邮”建设,推出46个高频“免证”应用场景,实现政务服务“免证办”“一次办”全覆盖,办事材料减少50%以上。科学编制《2025年度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2025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常态化开展合法性审查及后评估工作,目前,已对2件规范性文件,2起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合法性审查,对10余件政策协议提出反馈意见。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制发《高邮市规范市场主体行政检查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高邮市规范市场主体“综合体检”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将执法检查与指导服务系统相结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1-7月,累计覆盖1407家重点企业,涉企检查频次较去年同期下降31%。
三是聚焦法治惠民,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开展“邮心护商、法企同行”行动和“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推出10个“为企办实事”重点项目和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涉企案件“清仓行动”,重点排查、电查企业及群众长期信访投诉案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权益。聚焦征地补偿、行政处罚、工伤认定、信息公开、投诉举报等5类高频行政争议,建立“一案一策”研判机制,通过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提升行政执法前瞻性。深化府院联动,依托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推行“红黄蓝”三色败诉风险预警,实现分级处置。截至目前,已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53件,占案件总量的58.2%,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
四是聚焦基层基础,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定《2025年高邮市“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方案》,全年安排12个主题27场活动,目前已开展“妇女权益保护”“消费者维权”等14场专题活动。融合地方法治文化特色,创新打造“法治邮小鸭”普法IP形象,并开通使用普法抖音、视频号。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调解专家进社区 助力基层解纷争”、调解服务“六进三助”等行动,新增灯具、电缆行业和知产纠纷调解工作站,畅通劳资双方、企业之间沟通对话渠道。升级市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打造“邮驿司”公共法律服务产业园,集成法律、仲裁、公证、调解等资源,全力保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权益。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活动,为灯具、新能源等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活动期间共为9家企业排查法律风险5个,提出法律建议10余条,有效护航产业发展。
(高邮市司法局 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