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兴化市司法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着力点,针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精准把脉,开好“君、臣、佐、使”四味良方,确保为民服务有实招见实效。
一是矛盾调解做“君药”。针对疫情期间群众“小矛盾”可能演变成“大问题”、“大问题”拖至“历史问题”等情况,兴化市司法局坚持源头把控,利用法律明白人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望闻问切”,做到底数“三清”(人员底数清、矛盾来源清、安全隐患清)、化解“三明”(群众诉求明、分析研判明、事态发展明)、兜底“三好”(事项处理好、政策落实好、服务落实好),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做到药到病除。
二是法律援助做“臣药”。疫情期间,兴化司法局主动作为,建立困难群体、特殊对象数据库,对涉及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农民工的案件,优先办理、优先审查,开通快速、便捷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同时,帮助困难群众及时拨通“12348”法律援助热线,引导群众登录市法律援助官方网站,推广群众关注法律援助微博、订阅号,对特殊群体采取法律援助专项服务,将法律援助精准送到群众手中。
三是社区矫正做“佐药”。疫情特殊时期,兴化司法局通过比对相关疫情数据、调查表格,全面排查社区矫正对象是否接触中高风险地区人群。同时采取电话随访+视频面访形式,做到“闻其声、见其面”,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日常动态,强化跟踪,始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同时,对所有矫正对象开出“忌口清单”,要求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监督规定和其他法律的各项规定,通过高质量管控特殊人群,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四是法治宣传做“使药”。疫情防控期间,兴化司法局重点组织动员村(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热线电话等提供即时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在小区卡口,工作人员对来往行人重点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普法渠道“多元化”、普法元素“满视野”、普法对象“全覆盖”,积极引导辖区居民不信谣、不传谣。
(兴化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