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医疗体系安全稳定、打造安全有序的医疗环境,海陵区充分发挥法治护航医疗的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医调介入、执法监督等举措,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是打造“警医卫”党建品牌。公安分局与第四人民医院联合打造了“警医卫”党建品牌,在驻院警务室设立政法联络点,公安民警指导医院健全智能安防系统,搭建联动机制,实现医院内案事件快速扁平指挥处置;政法干警通过“三官一律”定期进医院开展法治、反诈知识宣讲,增强医务人员法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和防骗能力,全力维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和医院办公秩序;组织医院在职、退休党员和街道党员组建志愿服务队,及时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方位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二是医调介入开调解“良方”。医患调处中心将主动意识融入调解全流程,有效防范矛盾发酵激化,为群众提供高质高效服务。推行“24小时接报案、紧急纠纷出现场”服务,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全力保障医疗秩序;组建法治宣讲专家团,巡回开展医疗系统法治宣传,提升医护人员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精选矛盾易发频发科目,结合实际案例,将知识点讲深讲透讲实讲精彩;主动与法院、信访、公安对接,完善联动联调机制,实现诉前案件全引入,信访纠纷尽量调,坚持关口前移,筑牢维稳防线;加强社会救助,协调医疗机构,针对弱势群体,减免医疗费用,最大程度修复医患双方关系。
三是执法监督出手“治未病”。区市场监管局线上通过“美团”“饿了么”等APP常态化开展药械销售网络巡查,线下针对违规展示处方药包装、标签等信息,未公示执业药师注册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等问题,进行逐一现场核查,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了药械安全在线监管、及时预警、精准监测、有效处置的闭环;结合投诉举报、日常监管、网络监测等相关信息,加强高风险、关注度高、量大面广的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严把“进、销、存、用”关,以强有力的举措筑牢药械质量安全防线;定期梳理日常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风险和共性问题,开展风险提示,指导全区药械经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严控质量安全、定期安全自查,提醒企业有效履行质量第一责任人职责,改进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药械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海陵区司法局 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 海陵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