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以法护“新”筑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后盾”
2025-03-26 09:52: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泰兴市司法局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需求,围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多元解纷等打好“组合拳”,着力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难题,筑牢法治后盾。

织密“宣传网”,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奔走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分散性大、流动性强等特点,泰兴市司法局通过集中宣传和上门普法“双管齐下”、线上推送和线下活动“双线并行”的方式,不断织密法治宣传网。联合人社、公安、法院等部门,在商业综合体、休闲娱乐聚集地等举办法治集市、法治图片展、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法治素养。深入快递工作站点、物流园区等新业态劳动者集中场所,聚焦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日常工作生活,围绕宪法、民法典、劳动法、法律援助法等,紧贴新业态劳动者关心的合同签订、交通安全、工伤认定等法律问题,结合真实典型案例,进行上门普法宣传,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法治观念,鼓励他们遇到劳资纠纷时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线下建立新业态普法群,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作用,推行云端普法、线上服务,切实提高法律服务质效。鼓励新业态普法宣传员代表“亮身份”,带动全体快递业务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普法群发送的普法链接,共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及时夯实学习成果,做到法律知识入脑入心、学以致用。

延伸“服务链”,筑牢法律服务“保护网”。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地点不固定、空闲时间“碎片化”等特点,泰兴市司法局更加注重服务的便捷度与实用性,联合工会和城区街道,在暖心驿站、网格服务站等设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收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学法用法需求,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教育,进行法治素养调查测评。同时,深入宣传“12348”法律咨询热线和“泰有助”法律服务平台,24小时无间断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利用“法治泰兴”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渠道推送法律法规、相关案例等通俗易懂的“法治套餐”,帮助新业态就业群体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接快递、电商、外卖、网约车等各类企业,开展全方位“法治体检”,开出“法治处方”,灵活采取“实地服务+网上服务”方式,及时为服务对象答疑释惑。由业务精、能力强的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志愿者分队,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通维权“绿色通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案件预约办理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全力保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便捷申请“零次跑”、法援服务“零等待”、答疑解惑“零距离”。

吹响“流动哨”,激活基层普法“新细胞”。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作为“城市中的毛细血管”,常年走街串巷、进楼入户,能充分接触群众的特点,泰兴市司法局顺势而为,组建泰兴“外卖小哥普法服务队”,将外卖小哥变身“普法轻骑兵”,通过送法律、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充分发挥其参与基层普法的独特优势,实现普法“零距离”。精准排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信息,向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党员等颁发监督员聘书,引导做好基层治理“建言官”,当好文明巡查“网格员”。针对多发的工资拖欠、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矛盾纠纷隐患进行摸排,及时收集了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维权需求,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会同法院、人社、住建等部门,建立日常业务联系、疑难纠纷交流、群体性案件攻坚等制度,联合研判、个案击破,切实提升法治保障效能。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作用和直接服务群众优势,推动其成为法律服务“参与者”和违法行为“吹哨人”,以实际行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外卖送餐员代表配发普法宣传箱,引导外卖骑手在取餐与送餐过程中,及时转变身份,发挥“普法先锋”作用,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将“普法外卖”送到群众身边,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

泰兴市司法局 刘海燕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