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坐拥千年水乡底蕴的泰州市姜堰区,深度融合地方特色,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有力推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增强、社会治理效能提高,让法治之光在水乡烟火中熠熠生辉。
精准滴灌全民普法沁润人心
今年8月,“苏超”激战正酣。姜堰区司法局在球迷聚集的赛事转播现场开辟法治宣传“第二赛场”,开展面对面法律知识宣讲。
几公里外的凤凰文化广场,“百场法治文艺进村(居)”巡演活动也在进行中,接地气的小品、快板表演,生动演绎了婚姻家庭、高空抛物等常见案例,引得观众阵阵掌声与讨论。活动间隙,普法志愿者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疑问,让法律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悄然生根。
五年来,姜堰把准群众法治新需求,立足“小切口”切入,做足“小快灵”普法,以“月月有主题、节点有重点”的形式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主题普法活动300余场次。先后打造“法治+研学”“法治+非遗”体验线路,建成覆盖城乡的法治游园、文化长廊、普法驿站等法治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法治文艺基层行、法治嘉年华、法治书画展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创作法治文艺、法治动漫、法治非遗等作品200余件。从田间地头的“法治茶话会”到社区广场的“法治夜市”,从校园里的“模拟法庭”到农家书屋的“法治读书会”,法治宣传早已成为群众可触可感的“市井生活”。
法治赋能经营主体守法致远
“新公司法都有哪些变化”“电商企业签订电子合同时如何确保法律效力”……在“法治护航·律企同行”进园区的活动现场,律师顾问团宣讲了合同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企业负责人与顾问团成员进行深入交流,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从2022年起,姜堰区司法局便已将惠企政策法规宣讲纳入年度“普法月历”,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普法直通车”和护航民企“普法直通车”进园区、进企业、进商会等活动,了解经营管理风险、法律需求、发展难题,提供法律支撑。依托户外劳动者驿站、职工之家、员工集宿区,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妇女维权周”“消费者权益日”等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业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提供送法服务。100余场次的入企法规宣讲、3000余人次的法律咨询解答,让依法维权、守法经营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姜堰区创新推出“法律服务券”政策,发布涉企法治课题40个,通过政府为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帮助解决法律问题和困难,推动企业普法服务端口前移、服务下沉,已集中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等活动11场,提出法律意见建议40条,发放普法资料2000余份。
深耕细作基层善治夯实根基
走进俞垛镇姜茅村,20平方米的“枝叶茶社”内,正在召开村规民约修订议事会,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与村民代表协商修订内容。
这五年,姜堰区组织线上线下专题学法培训活动,覆盖行政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推动行政执法机关规范执法,实现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败诉率实现“双下降”。深入推进“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每月组织法律顾问开设“公约课堂”等,用“宠物伤人谁担责”“广场舞噪音咋界定”等案例教学培养村居治理骨干,3295名“法律明白人”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参与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264份,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次。积极构建特色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组建“小小宪法朗读者”“民法典宣讲团”等,打造“小巷议事”“妇女议事”等特色品牌,西陈庄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