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法院“四项融合”构建普法躬行大格局
2021-02-22 09:51:00  来源:法润江苏

2020年以来,连云港市法院系统创新采用多样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致力于通过“四项融合”构建普法躬行大格局,提升区域内群众的法治素养,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融理念,提高普法宣传认识。积极听取代表委员意见,主动回应民生诉求,将普法宣传提高到重要地位,市中院新闻处根据普法宣传需要,出台《连云港法院新闻发布办法(试行)》,落实普法责任制,从政策上完善了普法宣传的体制机制,保障了普法宣传的可靠性准确性。连云港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蔡绍刚率先垂范,在市十四届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上作民法典专题讲座。年度共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30场次,涉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消费者权益维护、房地产审判、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农民工权益、“三农”重点领域工作、打击非法集资、毒品犯罪等领域。

二是融媒体,扩大普法宣传影响力。重点运营官方微信、微博平台,拓展网易号、头条号、腾讯企鹅号、天平阳光、澎湃问政等新媒体矩阵,形成融媒体宣传引导合力,不断扩大普法宣传的整体影响力。中院微信每天常读人数2960人,中院微博年度发博10569条,年度阅读量达8700余万人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942余篇,通过“两微一站”平台发布信息16000余条,抖音号发布作品135件,拍摄微电影短视频70部。全市首例涉疫刑事案件庭审通过法院官方微博、头条号、交汇点新闻APP、连云港发布APP等进行了全程直播,央视新闻、法制日报、新华日报、新华网、环球网、江苏政法微信公众号、中国江苏网等中央、省市级众多媒体跟踪报道,4日内网络直播与阅读量共计185.5万人次,社会警示意义深远。

三是融技术,增强普法宣传作品质量。加大力度制作微视频、微动漫,推出更多法院新闻宣传精品,普法作品中多采用漫画、H5、一图读懂等方式开展大众喜闻乐的普法宣传活动,语言通俗易懂,法治观念更容易深入人心。连云区法院新媒体作品《亲妈给17岁女儿转400万元,竟被罚10万!网友却怒赞》获评全国法院“百优新媒体作品。海州区法院微电影《迷雾》在第五届平安江苏“三微”比赛暨优秀政法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赣法微课堂”普法微视频被中共连云港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表彰为“连云港市第二届网络公益项目”。赣榆区法院成立融媒体工作室,推出《当<红楼梦>遇见<民法典>》,实现了法律与文学作品相融合,将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转换为民法典中的当事人,使法条通俗易懂,起到了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四是融队伍,打造专业普法宣讲团。结合重大节日、宣传月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防范非法集资、反间谍法等普法活动,尤其自民法典出台以来,两级法院除积极组织全市法院干警观看最高院专家的民法典讲座外,主动邀请知名高校教授、讲师开展民法典讲座。同时实行“走出去”原则,在全市法院成立民法典宣讲团,结合“法官进网格”“法进千企”、扶贫走访、普法“六进”活动,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实现党建工作与普法宣传融合,结合典型案例,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知识,真正让民法典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连云港市法宣办)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