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发有为开新局,全力推动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夺取新时代“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胜利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一是实施司法行政拓展工程,开创法治服务“新局面”。结合当前法治建设对人才队伍的现实需求,继续强化司法行政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加强人才引入和岗位培养,尤其是要下大力解决基层司法所人员配备不齐、律师队伍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公证队伍力量薄弱等瓶颈问题,推动干部职工队伍量质提升。整合多方法律服务资源开展专题攻关,结合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现实需求,调研推出自贸区法治服务创新课题。结合企业并购重组、金融风险和涉外纠纷等重难点问题,招引具有国际资质的律师事务所进驻自贸区,与北京盈科、上海汇业等知名国际律所沟通推动“律师云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重点解决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定向法律需求。结合自贸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建立“企业委员沙龙”共建共享交流机制,建立“法律硕士服务团”工作站,引导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法治服务,推进自贸区法务公司和企业法务进网格等项目落地,有效缓解部分企业法律服务资源不均衡的矛盾。
二是实施行政执法样板工程,提升行政执法“新形象”。牵头指导基层司法所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研究,探索开展执法监督进社区、进企业。指导督促区各级行政机关制定规范行政执法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则,做好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法治协调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健全案前反馈、案中协调、案后跟踪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全覆盖”机制,把调解、和解贯穿办案全过程。强化监督纠错功能,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违法或明显不当行政行为,坚决予以纠错,并通过制发行政意见书、建议书等手段,督促行政机关及时予以纠正。推进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运用好江苏省行政复议应诉办案统计系统,实现网上办案。
三是实施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实现治理能力“新突破”。提升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水平,按照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试点、深化、提升”计划,开展非诉讼纠纷机制建设规范提升年行动,推进实体化运行,四级非诉工作网络实现全覆盖。规范基层司法所建设,优化队伍配备,全面推开司法助理制度,着力解决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加大协商联调力度,引导被诉行政机关在诉前化解矛盾,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抓好重大风险防范,贯彻落实风险防控“四项机制”,深化“排风险、建清单、除隐患、保稳定”专项行动。部署开展“法企同行·风险防控”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升对新型风险识别防控能力。主动对接服务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相关法规规章备案审查,为全区安全生产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连云区法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