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诈骗犯罪,提高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骗局的能力,东海县司法局强化压力传导压实主体责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开展防诈骗宣传活动作为重要宣传事项来抓,掀起防诈骗宣传新热潮。
一是强部门协作联动,专业角度传递“好声音”。邀请公安民警、律师团队深入社区、企业、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从专业角度重点讲解。民警从典型诈骗案例切入,通过具体案件向大家解释诈骗的常见形式和防骗方法,例如“打电话冒充公、检、法”“发短信、冒充银行扣款”等,同时宣传“金钟罩”小程序对于诈骗犯罪的防范能力,指导大家注册“金钟罩”小程序,当接到诈骗电话时,个人手机和公安防诈系统后台会同步预警,对个人和家庭财产形成有效保护。律师结合自身执业经验,从真实诈骗案件讲起,着重讲解有关网络诈骗方面的法律知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大家重点介绍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诈骗方式以及如何识别、如何应对、防止上当受骗方法等内容。
二是强重点突破,推进“重点对象”宣传。依托“大数据”清单分析,将重点受骗对象老年群众作为重点对象加强宣传,确保宣传不但面上铺开,还重点突破。组织老年人观看“防诈骗”维权专题宣传片,促进提高老年人群体的自我防范意识,专题宣传片内容结合近年来在法律咨询和案件办理中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伪保健品、医托、旅游陷阱等常见多发侵害老年人权益的现象,对贷款类、“杀猪盘”类、网络博彩类、虚假购物类以及冒充公检法类等多种诈骗类型进行详尽讲解,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诈骗陷阱展演给老年群体,提升他们识骗、防骗能力。
三是强“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双向赋能提升宣传质效。线下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社区、车站集市、文化广场等地,宣传防诈骗法律知识,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册、联系卡,拉横幅、大喇叭宣传防诈骗知识,法律援助接待大厅电子屏播放“防诈骗”宣传片。线上通过“东海微普法”公众号、“法润东海微信群”等平台推送防范诈骗知识和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工作群向居民及时更新发布诈骗团伙利用疫情实施网络诈骗和高发典型诈骗案例,告知群众诈骗案件的特征、诈骗方式以及如何识别与应对诈骗行为。本次活动发放宣传单1600余份,接待群众200余人,宣传教育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