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司法局以持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建强专业化普法队伍、延伸信息化普法渠道、树牢特色化普法品牌,全力推动“八五”普法起好步、开好局。
一是打造专业多元的普法队伍。加强与区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宣传部等普法责任单位的联动,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吸纳乡村文明讲师团、“平安连云”普法志愿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公益性社会普法组织参与基层普法,不断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普法联络员、法治宣讲员、法治副校长、乡村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普法力量贴近群众、扎根基层的优势,引导和鼓励他们投入到各类法治宣传实践中,当好群众身边的“普法贴心人”。并通过定期开展法治专题业务培训的方式,稳步提升普法队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二是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渠道。着力推行“数字+法治”宣传,抓好“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精准普法,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质效。针对参与现场普法难的人群,通过“两微一抖”平台开展“线上”普法,推送《民法典》、疫情防控、反诈宣传等主题普法微课堂50余期、法律专题讲座10余场。同时将“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嵌入“连云政法”微信公众号平台,结合“法润民生”微信群为群众打造“全生命周期”24小时实时在线的智慧普法体系,从而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加快法治宣传资源的更新频率,推动法治宣传服务的智能优化。
三是打造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明确“深化连云特色法治文化”工作目标,持续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资源,找泥瓦画、板墙画、海螺画等连云特色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与法治建设的最佳契合点,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并将法治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新闻媒体、文创企业、文艺团体、群众文化团体和个人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创作,创建一批法治品牌栏目和工作室,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作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法治文化特色阵地,将村(社区)的脸谱、诗歌、剪纸等特色文化与法治文化培育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村级特色法治元素种类、增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密度,使法治文化、法治理念更加贴近生活、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