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落实五项措施统筹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2021-11-02 09:15: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灌云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指导乡镇(街道)通过加强普法阵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方位提升公民法律素养,积极推进基层法治建设进程。

一是加强普法阵地,强化法律服务。以机关、学校、村(社区)为主要阵地,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活动,推动送法进基层工程,精心打造“每月一法,法润村居”普法品牌。一方面依托道德讲堂、法治讲堂、社区党群服务站、普法校外辅导站、法律明白人微信群为村民、居民开展法治宣传讲座,着力培育基层群众的法治素养;另一方面指导督促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等法律服务,扩大公共法律服务影响力,引导群众以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提升群众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快速沟通互动平台,集预约服务、宣传教育、在线咨询等多种免费服务功能于一体。

二是抓好文化阵地,用实普法平台。实施法治文化阵地与社区面貌、群众生活互融共促工程,积极推进社区中心广场、和各村的乡村大舞台等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充分发挥社区居民法治学校、司法行政工作室等阵地的辐射作用,打造德法相融的“援法议事”活动点,牵引社区法治建设上台阶、上层次。积极组织司法所普法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普法节目全街道巡回演出,利用身边的事教育群众。社区法律顾问共同形成接待团队,每月定期组织现场接待活动,开展法律知识宣讲,解答法律疑惑,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居民共议共治,浓厚社区法治氛围。

三是紧抓“创文”基点,深化“三治”融合。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针对创建过程中发现的不文明、不和谐现象,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司法工作者的作用,推出一批接地气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和“身边人物评比活动”等议事平台,组织群众在基层自治活动中发声,不断集聚群众智慧,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文明涵养。

四是用好“三官一律”网格,盘活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庭所结对法官、街道法律顾问、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专业法律资源,通过授课、观摩等方式,提高基层“法律明白人”的理论和实操本领。同时,在强化居民、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议事载体基础上,将法治建设内容向促进集体经济社会发展、邻里和睦、家庭和谐等方面多向延伸,进一步拓展居民、村民自治共治领域。在村委会的村民和社区的居民参与下,遇到不容易解决的矛盾纠纷,小组成员会和社区专职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等共同讨论、形成处置方案,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

五是做好服务窗口,推动网格联动。在街道、村委会、社区设立“非诉讼服务窗口”,延伸非诉矛盾纠纷化解触角,安排网格员作为非诉信息员,确保第一时间感知和联动,妥善处置各种基层社会矛盾。结合公共法律服务三台融合,充分运用法律服务指引功能,群众可通过网格员指引获得调解、公证、行政复议、仲裁等多种非诉服务资源,把矛盾纠纷向非诉讼途径引导,稳定社会秩序。

(灌云县司法局)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