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五项工程”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
2021-11-26 18:36:00  来源:法润江苏

灌南县坚持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扩展阵地、丰富产品、优化载体、创新形式、壮大队伍,深入实施“五项工程”,走出一条具有灌南特色的法治文化繁荣之路。

一是实施法治学校工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以基层党组织作为办校主体,在全县238个村(社区)高标准建立村级“德法”学校,配备一名法治校长统筹校内法治文化宣传,明确一名支部委员负责日常法治宣传和协调,定期邀请派出所、司法所干警到村法治学校传授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课程。并搭建“村村法治互通联络站”,由各村普法志愿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法治信息案例,定期开展法治案例互通课程。深化“党建+学法”,将法律知识宣传融入党员学习日活动和“村书记讲堂”,今年以来全县村(社区)共计开展法律课堂500余场次。

二是实施法律顾问工程,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按照“方便管理、易于沟通”原则,县司法局联合律师协会组成法律顾问团队,每天定时上线“法润民生”微信群,为村民解答法律难题;每月固定党员学习日深入村居(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每季度编写一则“以案释法”普法案例,实现法律服务下沉。在县行政审批中心、法院立案大厅、公安交警大队交通事故处理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部署了亭式互联网律所,在全县11个司法所和部分司法行政服务站配备互联网律所软件系统,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势专业性诉前法律服务。

三是实施普法队伍工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以各镇司法所为龙头,建立由村书记担任队长,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司法工作者为队员的普法志愿队伍,在已建成的1个县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1个镇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240个网格服务站点中充分融入普法力量,积极配合社区民警、村干部解决邻里矛盾纠纷。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带头作用,培育“法律明白人工程”,设立每10户1名法治宣传员,每户1名法律明白人,以户宅小院为普法宣传场所传播法治理念、调解矛盾纠纷。

四是实施法律图书角工程,形成良好学法氛围。结合农家法治书屋,在全县范围内村居设置优化法律图书角,在新安镇海西公园新建了自助图书馆——海西智慧书屋,上架图书4000余册,涵盖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种类。打造法治共享书屋,各个村居至少建成了30平米面积的农家法治书屋,设置专用法治书橱,配备宪法、民法典等常用法律书籍200余册、各类宣传册100余本。农家法治书屋在工作日全天开放,并建立村级法治图书共享微信群,方便村民提前预约书籍借用及返还时间,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买书难、借书难问题。

五是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工程,提高守法依法治理理念。开展“讲、评、帮、乐”特色实践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党员群众宣讲道德、政策、法律知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德法涵养文明系列活动,立“家规家训”,寻“崇德尚法好家庭”,树立法治文化标杆。大力实施法治文化建设“阵地工程”,搭借农村文化大礼堂,推出法治文艺汇演,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民悦读”阅读文化节、地方戏曲汇演等活动中穿插法治问答等内容,着力推动普法依法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 

(灌南县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