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海县司法局“精准把脉”重点群体法律需求,通过视频学法、课堂说法、案例释法、宣讲送法唱响普法宣传“四重奏”,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一是视频学法,普法宣传更走心。结合“互联网+普法”,利用“微普法”公众号将普法情景剧和普法小视频,进行持续播放,生动形象宣传司法行政具体职能,讲解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提升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营造“线上线下”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截至目前,共推送网络打赏、物业纠纷处理、婚房归属等普法视频30条,普法效果显著。
二是课堂说法,法治惠民接地气。结合社会热点及群众需求,发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利用晶小法-法润民生群开设“互动课堂”、联合法院针对重点群体法律需求开设“帮扶课堂”、紧扣乡村振兴开设“法律课堂”,重点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人民调解知识、消费者权益、婚姻家庭、债权债务、劳动合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提高学法形式灵活性和内容针对性。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线下”开设各类课堂360余次,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三是案例释法,法治故事更生动。深化“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结合近期社会热点案件整理、编写普法案例,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短小的篇幅阐述案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普及该法律法规的适用条件,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准、讲活、讲透,通过“晶小法-法润民生群”、“微普法”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使法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截至目前,共发布“以案释法”30余条,用“干货”满满的案例满足企业和群众法律需求。
四是宣讲送法,琴书普法有特色。结合爱听琴书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县司法局组建“刘培兰法治书场”,深入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和村社,以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把特色宣讲送进农户家中、送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提高普法效率,实现民族地区普法宣传全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送法下乡宣讲活动4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