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工知法守法、崇德尚法,进一步提升农民工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海州区全面建立协同机制,向村居、企业和社会“三个重点”延伸,全方位组织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活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组织“送法入家”活动,紧贴村居做到家门口宣传“接地气”。抓住农民工返乡契机,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普法力量深入农民工家庭开展上门宣传暖心服务。充分利用村(社区)文化建设优质资源,组织辖区文艺团队围绕土地征用、土地流转、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婚姻家庭关系等主题编排“三句半”、小品、地方淮海戏等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农民工普法学法活动,让家门口宣传更“接地气”。
二是组织“送法入企”活动,走进工地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组建“三农”法律服务团深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园区、企业及在建项目工地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为农民工送上包含《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农民工普法读本》等法律知识读本以及毛巾、水杯等小礼品的普法“大礼包”5000余份,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10000余张。在施工单位醒目地点悬挂宣传横幅标语100条,法律服务团成员现场帮助务工人员审查劳动合同800余份,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引导农民工群体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组织全区专兼职调解员深入企业、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矛盾纠纷排查专项行动,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52起,并对能够就地化解的135起矛盾纠纷及时调解并成功化解。构建法律援助“一刻钟服务圈”,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专线,举办农民工法律援助专场咨询会8场,简化农民工讨薪案件的审批手续,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工各类劳动纠纷。
三是组织“送法入屏”活动,面向社会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依托海州区猴娃说法微信公众号、海州在线学法平台、“海州普法”抖音公众号以及覆盖全区村居的“法润民生”微信群,集中开辟农民工学法活动专题专栏,集中推送农民工全生命周期法律知识。利用火车站、汽车站、景区、商业步行街等户外电子屏滚动播放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伤维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契合农民工需求的法治动漫、法治微视频及普法宣传字幕。依托村居法治宣传栏、物业电子屏以及辖区法治文化阵地的户外宣传载体全方位矩阵式开展农民工普法宣传,为第十六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的顺利开展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海州区司法局 王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