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司法局紧贴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多措并举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无死角、全覆盖、有实效。
一是普法队伍“专业化”。实施基层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遵守和维护民法典,不断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形成“头雁效应”。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民法典知识培训,要求“法律明白人”重点掌握的民法典中涉及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等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的新规定。目前,全市各县区各乡镇已组织143批次11845名法律明白人参加培训。
二是宣传对象“分众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民法典宣传活动,为全市9万余名师生送上精彩的法治课,将法治观念根植于未成年人心中;组织法律服务团开展“民法典宣讲进企业”活动,制作相关普法宣传课件,结合典型案例帮助企业依法复工复产;利用休渔期,走进渔村码头,由村(居)法律顾问向渔民、网络主播全面讲解民法典;组织“普法大讲堂”进社区、进农村、进千家万户,提高群众对民法典的基本认识。
三是普法方式“多样化”。打造法典出租,利用出租车椅套、车顶LED屏,开展民法典“流动”宣传;组织律师、法律顾问在各村农贸市场、“大集”上设置民法典宣传“摊位”,面对面回答群众咨询,发放资料12万余份;在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上新民法典宣传海报,让民法典抬头看得见,低头找得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开辟宣传专栏,每日定时推送文化作品,有效提升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氛围。
四是宣传内容“精准化”。在乡村围绕民法典中的亮点条款,如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个人信息保护、婚姻家庭、买卖合同等进行重点解读;将民法典中的绿色原则与当地渔村的休渔政策相联系,结合传统文化中人民群众理解吃透;根据各村(居)地域特点、经济形式,附赠法律“超值赠品”,广泛宣传渔业法、食品安全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符合群众生活生产需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送到群众手中。
(连云港市司法局 李庭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