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主动对接企业法律需求,努力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建康发展提供法律指引。
一是聚焦普法宣传,提供精准推送服务。依托普法直播间举办《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企业复工复产中法律风险防范》等主题法治讲座,与网友实时互动,在线解答法律问题;充分利用海州普法抖音、“猴娃说法”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普法知识,打造网上宣传阵地,加强“以案释法”典型宣传,在个案处理中精准送法。组织送法进工业园区、沿街商户,发放《企业复工复产法律宣传手册》《企业复产复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企业数字化中的电子签约系统》等宣传折页,为中小企业建康发展提供法律指引。目前,已开展企业助企纾困专题法治讲座5场。
二是聚焦法治需求,提供便捷法律服务。落实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部署,设立企业复工复产专窗,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疫情防控、企业用工、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方面法律答疑,已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畅通法律援助服务,对证明材料实行容缺受理,确保居家隔离、集中隔离、暂时不便返工的三类职工应援尽援。开辟公证服务“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无法按期履行合同导致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需要融资的企业等,做好证据保全等公证服务,实行现场受理、现场审查、现场审批、现场签发一条龙服务。
三是聚焦定纷止争,提供高效调处服务。开展涉企矛盾纠纷专项清理,发动行业和基层调委会对涉企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梳理,实行“一案一策”、定人包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介入、调处、化解。依托园区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分中心,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发挥“苏解纷”小程序和“法润民生”微信群等线上调解作用,实现矛盾化解“线上调”“掌上办”。针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坚持“调解优先,援助兜底”原则,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四是聚焦法律风险,提供纾困解难服务。深化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3350工程,包联全区三个工业园区,由律师点对点开展“法治体检”,为中小微企业返岗复工前后面临的经营性法律风险提供意见建议。法律服务团依托线上平台,接受民营企业“云体检”申请,不断创新拓展线上“随时检”模式。不断完善律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律师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提供全方位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努力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法律服务。
(海州区司法局 王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