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工作落脚点,通过实施“四大工程”强化法治乡村建设,为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有力推进阵地建设,为载体宣传“添彩”。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建立以公园、广场、长廊等为依托的法治宣传教育实体阵地,现已建成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6个、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11个、民法典主题公园1个、综合法治主题公园2个、法治广场和法治长廊30余个,通过打造示范亮点,利用普法宣传契机,通过多种法治宣传手段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22年以来,共举办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册。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性,不断筑牢依法治理的防线。
二是积极统筹资源优势,为民生建设“加瓦”。合理整合司法行政服务站、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居服务网格等可用资源,强化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职能作用,安排专人值班负责相关业务,并在受理后及时将法律援助申请材料转交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由工作站汇总统一上报县法援中心,为全镇群众就近查询和申请援助提供便捷的服务。自法律援助示范点创建以来,受理各类法律援助维权案件20余件,共接待来电来访咨询50余人次,帮助26名受援人换回经济损失约30万余元。
三是创新打造社矫平台,与服务对象“交心”。按照社区矫正分中心建设规范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宣告室、训诫室、档案室、资料室等功能室的设置。采取基层日对接、日常检查和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从社区矫正执法流程、档案制作、业务台账、内网平台使用录入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档案制作水平,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将矫正教育与“修心”教育相结合,兼顾每月一主题集中教育同时,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分类教育和个别教育、帮教与“心灵改造”相结合,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四是加强营造非诉环境,为平安灌云“护航”。打造非诉重点样本。综合基层司法所承担指导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监督镇街行政执法、基层依法治理、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法律服务等众多职责,全力建设规范化司法所。按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将“二中心”完美结合建成开放式服务大厅,有效推动诉源治理。综合运用调解、公证、行政裁决、仲裁等多种方式,多元化解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等多领域纠纷,以开放性架构吸纳各方力量参与非诉讼纠纷化解,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民间力量主动参与矛盾纠纷的预警、导引、化解。今年以来,通过非诉手段化解矛盾纠纷97件,及时有效地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为建设和谐平安法治杨集提供有力保障。
(灌云县司法局 张可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