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司法局聚焦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切实发挥法治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四项举措持续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筑牢立法制规强力保障。编制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政府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经营主体救助、轻微违法免罚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停产停业提前通知公告等制度。协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领域资源力量,联合社会组织、科研机构、高校、有关智库,吸纳经营主体参与,推动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建立合法性审查快处机制,对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类政策文件,提前介入、集中会审、快审快结,最大限度压缩审查时限,确保相关政策及时出台实施。加强涉企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推动决策预公开,广泛听取经营主体意见建议。
二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模式。深化“综合查一次”行政执法改革,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和重点领域外,严格落实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推行柔性执法,对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探索推行触发式监管、“沙盒监管”等方式,给予经营主体纠错空间。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升级涉企“免罚轻罚”清单,明确“首违不罚”事项,扩大“专精特新”领域“免罚轻罚”事项,为企业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
三是畅通涉企行政复议渠道。加强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工作,减少涉企案件进入裁决程序数量,快捷息诉止争。开通涉企行政复议立案绿色通道,在案件受理环节实行“即收即受”,符合受理条件的当场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实行一次性补正告知,缩短行政复议受理审查期限。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推行听证审理为原则、书面审理为例外的听证前置审理机制,保障企业陈述申辩权。在明晰企业诉求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调解、和解方式,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减少企业诉累。加大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纠错力度,建立涉企行政复议纠错决定履行情况回访机制,推动行政复议决定及时全面履行。
四是提供均等普惠法律服务。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行动,研发适销对路的涉企“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提升各类经营主体法律服务覆盖质效。开展“连律链企”专项行动,梳理产业链重点企业清单,组团式、链条式、跟进式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推动公证参与重大资产重组和并购、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业务,开展资产评估、清点登记、清算退出的现场监督、保全证据等公证业务,为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公司治理现代化提供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推广商业秘密在线公证。提升化解商事纠纷仲裁首选度,在商会、协会、企业等设立仲裁联络点,在金融、保险等新经济新业务中推广运用仲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