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农民工人的法治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灌云县司法局“三步走”共绘最美法治乡村“三幅画”,让法律走到村民身边、走入村民心里。
一是开展法治宣传入村居活动,共绘最美法治乡村“宣传画”。先后组织各村组干部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6场次,利用赶集日、节庆日、文明城市创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等时机开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长江保护法宣传》等主题普法活动60余次。通过悬挂普法横幅、摆放普法展板、发放普法资料、解答法律疑问、发放法治小礼品等形式,向村民详细讲解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解答村民关于民间借贷、劳务关系、婚姻继承等法律咨询200余次,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营造优质的法治氛围。
二是开展普法志愿者下基层活动,共绘最美法治乡村“人物画”。普法志愿者入农户,通过普法讲座等形式向村民普及“普法志愿者是什么、工作职责是什么、法律咨询热线是多少、法律援助方法是什么”等14个方面内容,使村民不出村即可享受到法律服务。普法志愿者入村居,先后组织150余名普法志愿者服务一线,在村组织建设、重大事项调整、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中提供80余条专业法律意见。普法志愿者入村企,先后开展11次“法律进村企”活动,20余名律师和40余名法律工作者等“点对点”精准服务100余个乡村企业,开展涉农法律政策宣讲、农企负责人法律培训、企业风险防范化解等活动。
三是开展法治书屋升级改造,共绘最美法治乡村“装饰画”。完善全县68间农家书屋的法治图书角,添置民法典、宪法、人民调解法、土地管理法、禁毒法、长江保护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15种1万余本,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居民的学法需求。同时,各村“法律明白人”担任本村法治图书角法治阅读推广人,协助村民查找相关法治书籍和解答简单法律疑问,充分将法律明白人的“能量”转化为法治图书角的“含金量”,让法治图书角成为村民学法新渠道,成为乡村振兴“加油站”。
(灌云县司法局 刘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