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打造东海县“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让法治成为东海营商环境的最好品牌和最强内核,东海县司法局聚焦主责主业,整合司法行政资源,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用法治力量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成立“东海县晶帼志愿法律服务团”。依托各处公园、广场、街道、景区、校园等公共场所,高标准建成西双湖法治文化公园、东海县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御园景区法治文化园、温泉镇交通安全主题广场等大型法治文化阵地15处,将特色法治文化阵地作为青少年课外法治实践的实践基地。组建民法典讲师团等,依托“东海县晶帼志愿法律服务团”进学校开展各类法治讲座,为学生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普及预防校园诈骗以及如何防范校园欺凌等内容,扩展普法宣传覆盖面,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探索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避免随意执法,降低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组织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税务等部门梳理重点领域涉企常用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和免罚清单并对外公布,涉及158个处罚事项,全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落实涉企轻罚免罚制度,在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前提下,探索柔性执法模式,用宽严相济的法治力量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层次推进商会调解。与工商联联合推动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分类按需在企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设置调解工作室。持续“苏解纷”小程序推广应用,引导涉企纠纷非诉化解。继续加强与人社、工会和法院之间的对接,不断完善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机制,与企业调解组织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快速化解企业劳动争议。
设立东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法律援助工作站。司法局每周安排一名执业律师在服务站值班,借助乡镇军人服务中心,依托乡镇法律服务所,指导、协助退役军人获取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工作,帮助退役军人申请法律援助,组织律师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宣传并进行普法知识教育,解答与退役军人事务有关的其他法律问题,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开辟“绿色通道”。
(东海县司法局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