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聚焦海洋经济,科学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强化鱼类、贝类、海马等优质水产养殖开发,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高标准建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打造“蓝色粮仓”。区司法局发挥职能优势,强化法治服务供给,增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护航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海洋食品、海洋生命健康、海洋新材料三大产业,组建以党员律师和业务骨干为主体,覆盖诉讼、仲裁、专利、投资融资、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专业领域律师服务团,走进企业园区送法上门20余次,针对企业在劳动保险、合同纠纷、债券追索、股权争议等方面的普遍性、多发性法律问题,通过政策宣讲、法律培训、专题讲座、案例讨论等形式,宣讲法律知识,为企业答疑解惑,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契约意识、风险意识和依法治企的能力。开展免费“法治体检”18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分析法律风险点,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提出风险防范处置意见35余条。
二是提升“渔家驿站”服务质效。在全区沿海乡镇的渔民聚集地,建设“渔家驿站”6个,各派驻1名律师、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免费为涉渔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调解、诉讼代理等服务。积极吸纳“三官两员”和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等加入“渔家驿站”,采取入户随时调、预约联合调、疑难提档调等方式,对邻里矛盾、渔船纠纷和经济纠纷等问题,第一时间进行释法说理、舒缓情绪、调处化解。自设立以来,渔家驿站共接待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2件,成功调解470余件。
三是完善多元融合化调解体系。探索实践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打造“海上法庭+海上警务+人民调解”的联调共治模式,促进海上纠纷集中解决、融合化解,有效维护海上生产经营秩序。在沿海镇村建立海上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涉渔专家库和律师资源库,为调解纠纷提供法律及专业咨询意见,合力化解各类涉渔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成功化解涉渔矛盾纠纷31件,协议涉及赔偿或补偿金额达642万元。
(赣榆区司法局 梅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