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发挥好法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作用,连云区司法局将法治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推动法治资源向乡村倾斜,以法治保障乡村善治,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力量”。
一是“加”大培育力度,建优乡村法治人才。持续加强乡村法治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围绕农村工作实际,抓好农村“两委”干部法治培训,提高农村“两委”干部法律素养。在基层深入挖掘、培养、考核一批有法律基本知识的人群为培养对象,通过以“主会场+分会场”“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对“法律明白人”等进行法治培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实践、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区优选“法律明白人”506人,建成了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用得上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
二是“减”少普法盲区,繁荣乡村法治文化。以“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举办民法典主题“普法集市”、法治文艺大舞台等系列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8场,扫除乡村普法盲区,全时域全覆盖宣传法治知识。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分批到8个街道开展巡回集中法治宣讲,采用“实地宣讲+视频宣讲”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村(社区)干部、群众代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都能参与到宣讲活动中,并将法治文艺节目融入“邻里节”等农民文化活动,让群众当主角、唱主角,切身感悟学习法治知识。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和已有公共文化设施,先后建成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书屋等46处,法治文化宣传栏50处,免费向群众开放,让法治知识随处可见、随时可学。
三是“乘”聚服务合力,推进乡村法治创建。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常态化村(社区)事务“法治体检”,协助村(社区)组织订立、完善村规民约和管理规定,为村(社区)项目谈判、合同签订和管理活动提供法律意见,积极引导基层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升依法处理村(社区)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农村土地纠纷、信访、拆迁改造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组织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律讲座,主动服务和融入城乡法治建设,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29个,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合力不断增强。
四是“除”去源头隐患,筑牢乡村法治防线。积极将“村(社区)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建立“法律顾问+调解员”纠纷调解模式。通过村(社区)法律顾问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少走调解弯路,缩短调解时间,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进一步提升基层纠纷化解的成效。目前共有27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的法律顾问。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海上枫桥”调解品牌,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共调处纠纷2392件,调处成功2275件,调处成功率95.1%。
(连云区司法局 金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