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紧扣“八五”普法中期目标,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常态化宣传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定期组织普法团入村居(社区)宣传,并充分运用5G+VR普法教育平台开展精准普法,提高普法产品供给质量,激发群众的学法活力,将普法融入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中,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一是“5G+VR模拟”普法更入心。打造5G+VR普法教育平台,以沉浸式模拟体验,达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目的。我们定期组织周边中小学生进行互动体验,通过切换不同场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来处理校园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学会如何应对。工作人员现场还结合未成年学生的年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以通俗语言结合VR中的场景和实际案例,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学生们的维权意识。同时,法院通过邀请学生们参与旁听庭审、法院开放日等“请进来”活动,在具体案例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庭后调解等环节感受法律的威严,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
二是法治文化活动送达“家门口”。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灌云·青春同行”志愿法治服务活动,在人流密集地以主题普法教育、摆置普法“小摊”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法治服务。结合淮剧文化与法治元素,先后编排《情与法》《借来的媳妇不用还》《争当遵纪守法好公民》《学好用好民法典》等法治文艺节目,在全县13个镇街开展文艺节目巡演,将宪法、民法典、反诈等法治内容送往学校操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把法治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送到群众的心头。
三是以案普法增强群众法治意识。灌云县司法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工作全过程,通过组织开展“司法开放日”“法治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同时组织法律顾问进村居(社区),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培训,内容围绕生活中常见的借款利息、租赁合同、邻里纠纷、遗产继承等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进行详细解读,在互动答疑中让群众了解、学习、运用《民法典》,倡导群众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灌云县司法局 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