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司法局依托“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阵地”三点聚一线,筑牢法治基层基础,实现干事合力和效果评估的统一,提升广大基层群众法律素养,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一是创新举措,推进法治宣传精准化。组建海州区“八五”普法讲师团、“12348”法律服务队、“流动红影院”普法宣传队、众拾德法创作社等16支各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利用开学普法、“春风行动”、“三下乡”法律服务等契机,在全区部署开展“上好开学法治课”“防范非法集资”“花式宣传民法典”等主题活动,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宣传什么”的工作原则,满足群众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将“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式普法向“你需我讲”的双向“互动式”普法转变,实现“点对点”靶向普法,有力推动基层普法更富实效、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二是立足一线,推动法律服务多元化。建立完善镇(街道)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村民说事”制度,升级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窗口,构建“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4+X”公共法律服务。开辟农村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现“当场申请、当场受理、当场审查、当场指派”。完善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推进村级基层实体平台与线上平台全面融合,在镇(街道)及重点村设置视频咨询接待点,实现法律服务+线上说事“零距离”。今年以来,各级法律顾问解答法律咨询500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1000次,排查矛盾纠纷4332起、参与化解矛盾纠纷983起。
三是标杆引领,推行法治阵地特色化。实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培养工程,培育以村干部为主的“法治带头人”225名,挖掘热心村务管理、具有法律素养、有较好群众基础的村“法律明白人”1538名,引导村民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根据地域特色和历史资源,打造“村民说事”主题公园、法韵园、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刘志洲山体育文化法治公园等一系列特色场馆及文化阵地。实现区镇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全区共建成11个省级,34个市级,18个区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一个个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在全区范围形成集聚效应,构建海州“一地一品”的法治文化阵地格局。
(海州区司法局 赵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