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多样化法治宣传,助力人才夜市。利用普法“小喇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与求职者“零距离”的优势,在人才夜市进行流动性播放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行走式播放宣传,切实增强普法实效。组建一支“法润港城服务队”,普法志愿者以揭秘常见招聘骗术为主线,针对个别不法分子打着求职招聘的幌子,在人力市场中布设骗局、坑害劳动者的现象,使用方言情景式再现诈骗情节,让现场求职者看清一个个貌似机会的陷阱,保持足够警惕,筑牢防范“心墙”。
二是提升精细化便民服务,实行法律援助零门槛。在人才夜市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点,进一步畅通毕业生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毕业生法律援助覆盖面,降低毕业生法律援助门槛,不断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积极引导法律援助工作者重点围绕青年就业者在工作中遇遭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人身安全等权益受损情况申请法律援助时,免于经济状况审查,不设事项范围限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查、当天指派”,确保“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三是纵深搭建人才夜市企业联络线。通过调研问诊、集体会诊等方式,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列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清单,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机制。推行“一家重点企业、一名挂钩领导、一个服务团队”工作模式,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交流、调查研究,真正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政于企。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推行“菜单式”服务化解涉企法律疑难问题,听取企业意见建议。
(连云港市司法局 李庭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