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灌云县司法局不断细化工作方法,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筑牢社会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织密一张矛盾纠纷化解网。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实施各村居月汇报制度,便于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等情况动态,尤其在重大节日、重点时期和敏感时段,进行全面排查、入户走访,每日总结汇报。同时充分利用村居法律顾问资源,在村内建立法律服务工作室,形成了定点、定时的常态化服务机制,把“一村一法律顾问”与矛盾化解工作高度融合。
建强一支人民调解专业队伍。结合人民调解专项活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等业务工作,人民调解员按时按规参加专题辅导讲座,学习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内容,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不定期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向人民调解员普及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法律知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灌云县现设有调解组织366个,配有专兼职调解员600余人。
营造一派法治宣传浓厚氛围。持续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经常走进社区、乡村、集市等地向人民群众发放人民调解法、民法典、反电信诈骗等宣传资料,提高居民对调解工作的认知度。同时以人民调解宣传月等契机,开展法治书画、“板凳课堂”、法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为村民答疑解惑,引导村民依法依规、理性表达诉求,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2023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0余场,覆盖人群20000余人次。
深化一套联动融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不同部门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责任。强化“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不断畅通衔接机制,实现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全覆盖,同时与社区、网格员保持常态化沟通,努力做到矛盾纠纷的及时介入。2023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近3000件。
建设一方基层法治模范阵地。每个村、社区均设置有普法宣传栏,社区设有农家书屋,张贴、放置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宣传资料,引导群众培养“知调解”“信调解”“遇纠纷找调解”的意识。结合“法治小区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山南、昌和等社区法治宣传阵地增设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法治建设内容,进一步实现了人民调解精神理念的有效传播。
(灌云县司法局 孙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