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司法局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四色”赋能模式,全面提升乡镇法治建设水平,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为构建和谐法治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色”宣传文化法治,传承“赋能”。灌云县司法局深入挖掘本地乡村红色法治资源,制度化落实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第一责任人,组织开展红色法治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使广大群众在学习红色历史的过程中,法治观念得到增强;通过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等多种形式,将法治理念有机融入群众,让法治精神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深入人心,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绿色”结合文明法治,生态“赋能”。灌云县司法局恪守生态法治精神,引领乡镇在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领域依法行政,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模式;深入开展环保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法治意识,积极鼓励各乡镇发展绿色产业,引导企业严格依法经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赢。今年发放“绿色”宣传页1000余册,开展“绿色”普法活动10次。
“蓝色”保障安全法治,融合“赋能”。加强乡镇公共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蓝色赋能战略的引领下,进一步强化乡镇公共安全设施的法治化管理,确保公共安全设施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指导乡镇构建和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安排村社内网格员义务巡防,每天开展巡逻,实现“警格+网格”高效互补,有效预防减少违法犯罪发生。
“金色”服务涉企法治,经济“赋能”。为乡镇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并改善营商环境;法律服务所携手企业建立“一企一法”帮扶机制,迅速处理涉企事件,设立基层服务点,针对企业开展专项行动;组建“律师入村”法律服务团,为乡镇企业开设了“法治第一课”,并举办了50余次针对小微企业的法治专题培训。今年,已进行了18次“法治体检”,成功化解120余件涉企矛盾纠纷。
(灌云县司法局 伊山司法所 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