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紧扣“黄海明珠”发展定位,创新实施“法治强基”四大工程,通过高位统筹织密责任网、多维联动激活宣传链、精准滴灌培育法治林、融合赋能厚植文化土,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普法格局。
一是经纬交织固根本,构建普法责任“四梁八柱”。以“伊尹故里”深厚法治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县乡村”三级普法网络。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职责细化为具体任务,构建起“月督查、季考评、年述职”的闭环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法治护航乡村振兴”工程,通过“1个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的方式,在全县13个乡镇建立普法网络,培育出3000余名“法律明白人”,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普法工作格局,让法治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二是五音合奏谱新篇,激活法治宣传“一池春水”。紧密结合“山水灌云”的生态特色,打造独具一格的“流动普法风景线”。今年共开展“法律顾问进村居法治讲座”85次,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在车站、购物广场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开展“学法普法活动周”广场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问题28件。通过“法治灌云”微信公众号推出“以案普法”专栏,精选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侵权纠纷等典型案例100余期,以“案例+法条+法官提醒”的形式,将法治宣传融入百姓日常。
三是靶向滴灌润无声,深耕重点群体“法治沃土”。针对青少年、企业员工等不同群体的特点,进行精准普法。在全县63所中小学开设“法治第二课堂”,实现139名“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观念。为临港产业区的企业举办“法治培训”12期,培训员工2000余人,助力企业依法经营。开展“反诈课堂”进社区活动,发放防骗手册2000余份,为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四是双轮驱动筑高地,打造法治文化“精神家园”。充分利用大伊山法治文化公园、潮河湾法治长廊等阵地资源,打造“一镇一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建成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5个,丰富了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打造乡村特色法治文化广场,将民法典、村规民约、法治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内容融入景观建设,用墙面说话、让标识开口、以插画释法,为广场上的廊道、亭阁、展板、房屋墙面赋予法律内涵,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在日常休闲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文化熏陶。
(灌云县司法局 薛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