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灌云县司法局以暖心、贴心、用心的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一是从“能办”到“好办”,以暖心的援助服务办好法治助企民生实事。以便企工作机制营造优质法治服务环境。是畅通涉企维权通道。在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仲裁、复议、调解、援助等服务窗口,对涉企纠纷按情况进行分流办理或移送,为企业提供多渠道、高效率法律服务,营造高质的服务环境。以护企工作机制创造公平法治市场环境。选择20余家代表性企业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公示涉企轻免罚单、执法监督电话等,定期对督查情况发布通报、督促整改,切实解决涉企检查频次高、随意查等问题。以惠企工作机制打造亲商法治营商环境。结合企业需求,编制年度法治宣传联动事项,及时发布工作提示,强化普法督办;与县工商联开展“联护企航”活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强化普法联办;健全“法进千企”机制,主动问需,送法入企,构建优质的法治环境。
二是从“可办”到“易办”,以贴心的援助服务办好法治为民民生实事。“零距离”上门援助服务,让企业少跑腿。针对江苏千古服饰有限公司等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引发的群体性劳资纠纷,提供“律师上门受理、材料上门收取、结果上门送达”的全程代办服务,近三年累计开展上门服务57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一站式”快速通道,让民工少跑腿。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对农民工援助服务实行“零门槛、零等待、零遗漏”,一律免予经济审查,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畅通讨薪维权“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访咨询500余人次,现场处理解决纠纷18余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41件。“全天候”线上响应,让群众少跑腿。通过“法润灌云”微信小程序、12348热线平台、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平台等,实现“24小时在线咨询、材料云端提交、进度实时查询”,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高效服务。今年以来,线上共接待来访援助咨询120余人次。
三是从“交办”到“开办”,以用心的援助服务办好法治护苗民生实事。以普法宣传筑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治“屏障”。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县法律援助服务团进校园开展“法援护苗”活动,通过法治微课堂、普法讲座等形式,依据青少年儿童年龄选取优质的普法宣传典型案例,以案讲法,用极具亲和力的语言讲授《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民法典》等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服务阵地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治“网络”。在45个县、镇、村法律援助工作中心(站、点)的基础上,建立灌云县妇儿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灌云县困境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灌云县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灌云县益海助学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实现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全覆盖,就近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代理、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以最优措施畅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防护法治“通道”。对涉未成年人法律咨询或法律援助申请做到优先接待、优先解答,对符合援助条件的未成年人维权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对困境儿童免予法律援助经济状况审查,对留守、困境、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受援人,实行电话预约或上门服务。对涉未成年人援助案件申请全面施行“容缺受理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域通办制”,确保未成年人法律诉求第一时间响应。
(灌云县司法局 刘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