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田野农事忙,法治助耕保丰粮。近日,灌南县司法局积极打造“普法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员、权益监督员”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将法治保障融入春耕春种生产全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一是当好“普法宣传员”,打造田间法治课堂。依托“法润灌南”微信公众号,打造农业普法宣传线上主阵地,定期推送种子、化肥、农药质量纠纷及土地流转承包合同签订等春耕常见法律问题解读,扩大普法覆盖面,全面提升农民依法维权意识。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编印通俗易懂的法律宣传资料,以案释法,全面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
二是做好“纠纷调解员”,构建和谐耕作环境。建立涉农纠纷“三优先”处置机制(优先受理、优先调解、优先执行),建立村级“土地纠纷风险台账”,前置春耕法律纠纷调处“观察哨”,各镇村人民调解员全面排查土地承包、农资购销、邻里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截至日前,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隐患32起,化解土地边界、灌溉用水等纠纷12起,全力筑牢维护春耕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三是用好“法律服务员”,延伸法治服务触角。灌南县司法局用好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司法所、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在乡镇司法所设立“春耕服务专窗”,指派专人为需求农户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为春耕生产播撒司法服务“及时雨”,实现法律服务“立等可取”。持续关注农民法律需求,根据实际问题的解决,归纳总结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法律服务经验,充实涉农春耕法律服务案例库。
四是守好“权益监督员”,筑牢农业生产防线。构建“普法+执法+监督”三位一体护农体系,围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购销、使用环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向农民普及《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升农民识假辨假能力,营造良好的春耕氛围。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组建由种植大户组成的“护农观察员”队伍,开展农资质量“回头看”评估,切实保障春耕生产“源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