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灌南县人民法院联合县生态环境局、县人民检察院、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分会,走进灌南县大圈实验学校,开展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宣讲、趣味互动等形式,为师生们呈现出一堂生动的环保法治课。
多元共建,让守护力量“聚”起来。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司法与行政、社会与学校的协同联动尤为重要。本次校园行宣讲活动由四部门组建联合宣讲团,县生态环境局从环保科普出发,县检察院结合公益诉讼职能,灌南法院聚焦司法案例,志愿者协会从社会公益角度共同宣讲,实现普法效能叠加。协同司法、行政、社会及学校四方力量,共筑青少年环境法治教育新格局。
以案释法,让法律条文“活”起来。在案例宣讲环节,灌南法院干警以“共护绿水青山”为主题,通过两起典型环境案例向学生们普及法律知识。在“祭祖烧山案”中,法官详细讲解因不当祭祀引发山火导致生态损害的法律后果;“电鱼案”则通过非法捕捞案例,阐释破坏水域生态需承担的刑事责任。生动的案情还原与法条解读,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
长效护航,让法治教育“延”下去。环境治理要从“事后惩处”转向“前端预防”,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关键一环。本次普法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宣讲、趣味的互动环节,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环保的种子。灌南县积极推进“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普法新模式,持续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灌南县人民法院 周汉文、宋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