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深耕法治沃土,绘就港城普法新画卷
2025-10-27 14:15:00  来源:法润江苏

2021年以来,连云港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机制创新、精准施策、文化融合、数字赋能等多维举措,推动“八五”普法提质增效。

聚焦机制创新

构建普法责任新体系

实行普法责任清单式管理。出台《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将55家重点部门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式”管理。每年制定全市法治宣传教育重点事项清单,明确责任部门、联动单位及时间节点,压实普法责任,扩大全民普法覆盖面,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优化普法责任制目标考核。每年举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将普法责任与高质量考核挂钩,推动普法工作从“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建立清单体系精准学法。制定出台《全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共性综合清单》,各部门建立“个性清单”,明确学法任务。同时,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制度,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坚持精准施策

助力法治素养新提升


精准式送法助力企业筑牢风险防线。创新“法企同行”模式,93家律所与113家商协会结对,20余支法律服务团,500余名法律服务人员深入“园区、商会、企业”精准送法、答疑解难。围绕石化基地、中华药港等重点项目,组建法律服务团,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活动,通过精准普法、专题座谈、法律建议等多种形式,持续增强企业法治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

浸润式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依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开展VR模拟防范校园欺凌、模拟法庭等活动,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实现100%全覆盖。国家宪法日期间,近百所中小学20余万名师生参与宪法日网络晨读直播,17万名学生参加“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此外,儿童暑期法治成长训练营、青少年普法巴士、网络普法City walk、“e心护蕾”等青少年普法特色品牌不断涌现,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针对性宣传增强法治获得感。开展妇女维权“普法故事会”百人千场走基层大宣讲、“手语普法 有爱无碍”普法助残、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妇女、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法治意识。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点单式”普法,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解锁文化融合

探索法治文化新密码

激活地域资源,深化“法治+文旅”模式。上线运行法治文化阵地电子地图。依托锦屏山森林公园、东海西双湖景区等,打造法治风景线,在羊山岛景区打造海洋生态保护法治长廊、高公岛法治文化公园,让游客在游玩时感受法治氛围。

用好非遗元素,深耕法治文化沃土。探索创新“法治+非遗”普法路径,创作百余部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其中贝雕《獬豸》、面塑《民法典》等十多部作品入选长三角、江苏省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建成全国首家少儿法治版画宣传教育基地,多部法治版画在全国少儿版画大赛获奖,常态化举办法治文化作品展,提升群众法治文化素养。

专注精品创作,扩大法治文化影响。联合央视等推出涉外商事纠纷化解、渔家法庭等特色普法宣传片,展现地方法治实践,微电影《海市蟹案》入围首届法治中国“三微”作品展并被央视展播。《红帆》《拥抱一个梦》《烟火》等十余部普法微视频、微动漫获全国奖项。“正青春·与民同行”“海哥说法”等百余部系列原创普法短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推动普法教育从“说教式”向“沉浸式”转变。

驱动数字赋能

绘就普法生态新画卷

直播普法,打造全民参与的法治课堂。以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为主线,开设《普法直播间》线上直播公益普法栏目,累计播出95期,吸引78万人次参与,总访问量达494万次。举办《晶太子说法》线上直播普法56期,参与41万人。举办“反诈”“开学第一课”等主题直播活动,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普法格局。

品牌打造,构建数字化宣推网络。依托市县主流媒体网络平台,打造“官方账号+自媒体+传统媒体”的立体传播矩阵,发挥“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二次传播效应,形成一体化普法宣推体系。市人社局“老刘说法”、市总工会“小易说法”、市妇联“莲姐说法”等普法品牌,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文化引领,开发特色普法产品。立足西游特色文化,设计普法形象标识“猴娃”,打造3D数字人普法平台,推出“猴娃说法”系列动漫17部。将西游元素融入“连小朗”网络普法IP,推出系列微动漫短视频18部、表情包92个、漫画书16本,系列网络普法作品在全市中小学推广普及,点击量超过300万次。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