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整合乡贤资源 弘扬志愿精神 助力基层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0-05-29 09:10: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南通市充分调动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民间老族长、乡间能人等乡贤力量,宣传道德、传播法治,强化法治和道德的行为指引和规范作用,营造崇德尚法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了基层法治建设。全市涌现出全省“十大法治人物”倪伯苍、杨广泽,“中国好人”赵亚华、袁金华等一批先进乡贤典型。

一是将乡贤力量沉入基层网格。依托现有网格分布,推动老党员、退休老干部、“五老”对象等乡贤力量下沉网格,因地制宜建立服务联系小组,深入网格分类开展工作。采取“网格+网络”模式,线下用“脚板”开展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群防群控等服务;线上用“指尖”推动网格与法润民生微信群、村民互动朋友圈的无缝对接,扩大普法圈,延伸服务链,搭建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精准普法网络,助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相关经验做法。启东市公园社区文体联心网格服务团队,由30余名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组成,经常活跃于社区各个角落,2019年被评为“启东最佳网格服务团队”。

二是将乡贤力量融入德法讲堂。村(社区)创新设立“德法讲堂”“德法讲习所”,由道德模范、法律专家、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组成宣讲队,讲理论、讲政策、讲宪法、讲法律、讲道德,开展矛盾纠纷评判、道德行为督查、文明生活引导等公益活动,将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根植群众日常生活。目前,已开讲360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72.5万人。如东县依托3500名乡贤,建立农村板凳普法宣讲队,用“乡音”传播“法韵”。海安市退休教师吴兴宝整理60多个专题、10万字的宣讲提纲,开展110余场次的义务宣讲,将“德法讲堂”开到百姓家门口,荣获“第二届江苏省文明家庭”。

三是将乡贤力量注入议事活动。吸纳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老党员、“江海普法名嘴”、“中国好人”普法微联盟成员、贤人志士、道德模范等人员参加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法律宣讲、纠纷化解、文明引导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在全市1895个村居全部建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在镇街、村居、网格三个层面分类搭建对话渠道,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两员一顾问”以及贤人志士等村(居)民代表三方开展“半月谈”议事活动2300多次,真正做到“民事民商、民事民管、民事民办”。

四是将乡贤力量加入法治文化传播队伍。借助“中国好人”社会影响力,发动“中国好人”普法微联盟深入村居、企业、学校,开展“敬俗与尊法”宣讲180余场次,解答咨询560余件,发放普法资料6万余份,微联盟成员吴锦泉老人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邀请有文艺创作特长、关注法治和道德建设的文艺前辈、老艺术家、文艺老教师等人员,组建“名家名队名师”作品创作专家库,推出一大批法治文化精品力作。引导各类乡贤参加法治宣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等,如东县赵亚华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农家普法剧院、袁金华自费100余万建成第一家私家德法教育园等法治文化阵地,推动德治与法治协同推进。

南通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