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紧扣“四大关键”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2020-10-16 17:38: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海门区司法局突出“惠民生、促和谐、增亮点、激活力”四大关键,聚焦司法行政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法治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优化平台布局、整合服务功能、规范服务管理、强化法治宣传,全面参与社会治理,切实丰富乡村治理法治内涵,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优化平台布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司法局以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调顺畅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对抗“疫”期间的政策法规和合同争议、劳动争议等业务的学精学透,强化心理疏导和延伸服务,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空中法律服务。运用12348江苏法网、“江苏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的法律援助申请及咨询服务功能,引导群众通过网络提交申请、收转材料、预约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全方位、多渠道响应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法律需求。出台了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打造“民意民声收集直通车”等2020年司法行政十大惠民实事项目,依托区镇(街道)“一所五站点”,即“司法所+仲裁业务联系点+立法民意收集点+行政复议受理点+公证业务协办点+法律援助待办点”,不断创新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方式,切实做好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张冲是包场法律服务所主任,也是宏升村的村居法律顾问,除了随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每个月会定期来村里举办法治讲座,为村民普及法律常识。在海门港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天有一名法律工作者与司法所人员值班,就当地的纠纷案件进行分流、疏导、调解,就群众的法律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一年多来,我们为老百姓提供了法律服务咨询大概200多次,实际解决了一百多个矛盾,包括一些非正常死亡纠纷,慕名找到我们来进行调解。还有一些法律援助,一些穷苦百姓,他们请不起律师,我们就为他们免费提供法律方面的一些咨询和办理,让他们得到更实惠的法律援助项目。”海门港新区司法所副所长张雷敏如是说。

二是整合服务职能,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区司法局统筹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公证、人民调解等众多法律资源,调动全系统力量在用“脚板”为民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12348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即时性、互动性、简单易用等特点,打造“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微服务、微咨询、微活动”三大功能有机整合,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市“12348”法律服务中心配备了精通法律专业的专职接听人员,为群众提供24小时的话务法律服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为群众提供在线公证申请,在线法援等服务。市民王先生一直在南京工作,通过在海门的亲属提前向海门公证处咨询办理继承公证事宜,公证处为减轻王先生一家的负担,公证人员将需要公证的材料一次性告知当事人且标注好去哪个单位调取,并告知他可以通过添加海门公证处微信号,将已经调取的材料及时上传至微信平台,方便公证人员及时在线答疑。海门公证处正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使沟通更加畅通,最大化地提高群众办证效率,促成一次办证成功,做到真正的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

三是规范服务管理,构建多元化的服务沟通平台。全区293个村(居)均建有“法润民生微信群”,由各村(居)的一对一法律顾问负责管理,调解员、公证员、法援律师、司法干警、村干部等588名工作者齐上阵,每个微信群配备了咨询员、宣传员、监督员、联络员、协调员“五大员”,法律顾问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实行线上线下、定时与及时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实现即时、快捷服务百姓。依托“法润民生微信群”,各村居法律顾问每天至少推送三条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时解答群众生活中遇到法律纠纷、问题,并提供点对点的纠纷调解服务。城区法律服务所主任邵玉虎,在接到群众在微信群的诉求后,第一时间赶至纠纷现场,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和日积月累群内推送法治信息的群众基础,成功调解了一起房屋遗产纠纷,当事人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今年以来,全区293个法润民生微信群中累计发布资讯7.9万千余条,其中涉疫法律资讯2万余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600余次,提供公证、司法鉴定和法律援助指引120余次,真正实现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四是强化法治宣传,提升乡村法治保障水平。注重普法宣传与农民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小品、快板和山歌等法治文艺的形式,提升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把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和案例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印制成普法日历、挂图等,让农民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作为加强乡村法治建设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乡村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五民主三公开”“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说事平台”功能效用,坚持把德法融合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持续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民法典进村居”等专项行动,联合民政等相关部门指导村居对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进行专项梳理,确保达到规范标准。发挥法治学校功能,指导村居两委成员定期集中学法。村居法律顾问定期送法上门,为村民上法治课并解答村民法律问题。结合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或对原有阵地进行提档升级,中兴村、希圣村、官公河村、民生社区等相继建成富有特色的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常乐镇“五融合”打造张謇法治文化特色小镇,目前全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95%。

(海法轩)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