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委依治办严格依照中央、省委依治委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开辟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崇川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
一是强化制度体系。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计划。全面试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评价办法》,明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履职清单34条,将法治乡村建设与领导干部法治考核、年度述职有机结合。依法开展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服务乡村事务的能力。
二是强化基础平台。打造服务基层群众法治窗口,全面推进司法所分类建设,已建强大型司法所1个、建优中型司法所7个、建好小型司法所1个,“智慧司法所”平台使用率达到100%。实现街道、村居“12348”法律服务工作站全覆盖,有效汇聚律师、公证、仲裁、调解、法援、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积极构建街道、村居、楼道“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社会治理机制,打通法治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协商议事。创新“援法议事”平台,优先选取群众自治参与度高、法治平台建设好、工作机制健全和法治氛围浓厚的村居先行试点。深化“邻里+”社区治理创新,围绕老小区邻里特点因地制宜产生“五民议事”“五步四议”“居民说事室”等自治工作法。全力打造“有事好商量”品牌,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村居及界别协商议事室建设全覆盖,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环境污染治理、小区长效管理等300余个民生问题的解决。
四是强化涉农执法。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在16个街道全面铺开,规范农业综合执法,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程序清单。严格落实涉农执法“三项制度”,通过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农业行政执法监督,重点监管涉及农业发展生产、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生态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等案件。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无重大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是强化法治惠农。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实现“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推进村居法律顾问“法治体检”深入开展,结合法律法规和当地社情民意、民风民俗对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开展合法性审查,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打造法官、专职调解员、律师、网格员“四员联动”模式,构建基层案件“调解分流、培训指导、会商会办、畅通联络”四大互补理念,挂钩法官定期到街道“坐诊”,减少群众跑腿和等待时间,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能力。
六是强化法治载体。扎实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全区创建成功市级法治文化阵地示范点31个,其中省级示范点8个。全面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系列活动,形成崇德少年法学院、“明法校园”工程、德法讲习所等一批村居治理的精品工程。有序推进法治乡村强基工程,从社区领导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中培育“法治带头人”,全区登记在册的“法律明白人”共计1427人,进网格覆盖率100%。
(崇川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