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短、平、快、稳、准”的特点,大力开辟普法虚拟空间,积极构建媒体普法“5G”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受“5G”普法服务标准和速度,着力提升群众的参与热情和法治意识。
一是内聚资源,开辟自媒体普法集群。改版法润江海网、优化“南通司法”微博、“南通司法行政”微信等司法行政系统双微普法载体,全覆盖建立村(社区) “法润民生”微信群。依托“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双微载体加大普法力度,“南通政法”“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南通妇联”“南通海事”等160余个市(县)级政务微信,联动发布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咨询、典型案例等内容,逐步形成媒体普法集群。海安市开设“法治小秘书”彩信平台,每10天一期,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点对点”普法。
二是外借东风,依托外媒体传播优势。借助覆盖广、受众多的媒体开展法治宣传,让普法随处可见、随处可学。积极引导全市公民关注“中国普法”微信号,了解法治时讯,南通市关注“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的人数位于设区市全国第一。依托电视台电台等广电传媒开辟《法治纵横》《法治在线》等普法专栏,借助“南通发布”微信平台、“南通百通”手机客户端等,开展法治时讯类普法,南通电视台民法典《法治微讲堂》的多部宣传视频被学习强国录用。崇川区借助本地热门网站“濠滨论坛”开设“热点看法”专栏,开展“我是小小法律人”线上线下青少年学法用法活动,吸引37546户家庭参与网络竞答。
三是购买服务,增强新媒体发展动力。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有奖征集、专享定制等运作模式,购买普法服务和普法,委托广告公司合作制作普法视频和动漫等。近年来,市、县两级层面相继成立“南通市法博士法治创意中心”等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工作室,创作征集普法公益广告、动漫、视频等作品320余件,相继通过法润江苏网、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出让冠名权的方式,线上线下举办“支云杯”民法典擂台挑战赛,央视全程直播。海门区司法局与新华网合作开通“普法通”平台,免费向市民发送普法短信。
南通市司法局 吉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