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正值第八个国家宪法日。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1年度全国法治人物》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首播。启东市“法律明白人”倪伯苍光荣当选“2021年度法治人物”,成为南通市首位全国年度法治人物。
作为启东市海复镇庙基村的网格员和网格内的“法律明白人”,他十年如一日,十年不停歇,在农村传播法律、践行法治,成为基层村(社区)的法治带头人,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倪家伯”。其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苏省十大法治人物、江苏省最美网格员、南通新时代政法英模等称号。
依托“三情”,村务协理事无巨细
说起“倪家伯”,海复镇庙基村村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倪伯苍所在的海复镇庙基村第一网格,包括1条街道、1家银行、2所学校以及8个村民组,共有村民近300户,800多人。“尽可能地了解村民法治需求,必须顺着村民走下去,而不能等着村民跑上门!”为此,他充分利用“乡情、亲情、友情”资源,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参与基层自治、村务管理。每天不到8点他就在网格内巡查走访,了解法治需求、调处矛盾纠纷、检查安全隐患、帮扶困难群众……田间地头经常看到倪伯苍热情而又忙碌的身影。春来秋去,寒来暑往,倪伯苍每年处理的各类大小“事务”不下400件,内容涵盖土地纠纷、婚姻问题、邻里矛盾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一到晚上,他就开始把白天的走访情况、发现的问题、群众的法治需求以及解决的矛盾纠纷,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十年来,他写下了37本、80万字的“民情日记”,大到国家政策方针实施、法律颁布,小到村规民约、矛盾调处,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鲜活的“参考指南”。
坚守“三心”,法治宣传润物无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乡亲们处理法律事情是标,告诉他们自己如何解决法律事情、法律纠纷才是本!”倪伯苍经常自费购买各类法律书籍,用于自学研究法律,还时常提供给村民日常借阅,并且“有问必答”。拎着普法小包,挨家挨户发放法治宣传资料;或是将村民聚在一起,开个“法治宣传小灶”更是家常便饭。
作为法律明白人,倪伯苍始终坚持以“恒心、诚心、决心”普法理念开展各类普法工作,持续不断地向当地村民输送着“法治营养”。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腾出两间房屋,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家庭普法站”,屋外路边竖着一排宣传栏,张贴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提醒,屋里还放着书柜、音响、放映一体机,帮助村民获取更多的法律资讯,提高学法用法能力。
为丰富普法形式,他还将志愿力量、文艺演出、巡回法庭、法律顾问等引入网格。今年6月,在启东市第五届网格平安法治文化节中,倪伯苍积极参与法治类节目的创作,《三代人说海复历史》《镇霸落网记》等一批喜闻乐见的普法节目受到群众欢迎。此外,倪伯苍还整合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辖区民警等普法资源加入“法润民生”群,在线解答各种有关法律、政策方面的疑惑,扩大基层普法的“服务光圈”,畅通基层普法的“最后一米”,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巧用“三缘”,纠纷调解春风化雨
庙基村地处镇郊接合部,遗留问题较多,情况相对复杂,可谓是“小矛盾天天有,大矛盾三六九”。倪伯苍充分发挥“血缘、亲缘、地缘”的优势,积极参与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注重用法律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他借鉴并拓展了“枫桥经验”,引导网格村民自我解决,每周召开网格协商议事会,基本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居、小事不出网格”。近十年来,他累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000多起,其中婚姻家庭类矛盾近300件,处理重大、恶性事件和矛盾20余次。
“基层农村的矛盾纠纷纷繁复杂,我们不仅要耐心讲解法律知识和社会道德,最关键还是要从当事人的角度立场去解开他们的心结!”倪伯苍常常讲。他善于总结,结合日常调解案例,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群众“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被群众称为解决矛盾疙瘩的“倪法老”。
“老倪处理事情公道实在,有事情找老倪准没错!”老倪的“包公”名声很快在庙基村周边传播开来,其他村的村民遇到困难也会慕名而来。老倪的工作室内常年人来人往,村民们都愿意到他的工作室看看书、学学法、聊聊天、吐吐槽,把心中的“小诉求”聊出来、“小疙瘩”解开来。
73岁的“倪家伯”身体仍然健朗,仍然奋战在法治乡村建设一线。正如央视给倪伯苍的颁奖词中所说,“一间小屋,收藏了一个村庄的喜乐悲愁;一头华发,细数着田间地头的无悔春秋;37本日记、80万字记录,你把百姓的需要字字句句装满心口,日日夜夜不辞不休。你在这方土地上深情守候,只愿岁月静好,阳光温柔。”
谈及将来,倪伯苍依旧坚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法律明白人,在十多年为村民服务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很多的荣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将立足农村实际,尽最大的努力使自己成为法律法规的讲解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情民意的传递员、法治活动的组织员、法治创建的监督员和法律援助的引导员,为法治乡村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