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司法局针对疫情期间服务要求,强化组织统筹,引导司法所做优线上普法,强化村居自治基础类服务,探索融合共建服务模式,为疫情防控和乡村自治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从“线下”到“线上”,做优指尖服务。着力线上平台的推介运用,利用法治阵地、小型活动等向公众宣传苏解纷等线上平台。法律顾问通过“法润民生”微信群常态化提供普法、咨询等服务。围绕民法典、疫情防控等身边的法律法规,部署组织法律顾问在5月底前拍摄短视频15则、录制法治讲座视频10课,形成以案释法系列视频产品。以本地公共法律服务照片、重点条文加服务二维码的形式,制作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电子明信片30张,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推广,满足不积聚宣传要求。
二是从“台前”到“幕后”,助力依法自治。聚焦做实村居依法自治基础工作,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对村规民约、村居合同进行集中审核完善,审核土地流转等合同120份,提出法律建议60余条,拟形成标准化合同蓝本2份。司法所积极参与指导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梳理提供新出台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素材,为村居法治文化阵地更新维护注入源头活水。探索公益律师团律师组队挂钩李堡镇富庄村,以一年为期深入服务并全面梳理村居及辖区企业、学校及群众法治需求,为完善法律顾问服务应为清单、可为清单夯实实践基础。
三是从“单一”到“融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部门联动,与政协对接,组织法律顾问律师加入15个镇街政协工委,参加镇村协商议事,与妇联联合开展“维权宣讲进庭院”等活动,高质量匹配服务资源与需求。建立“网格+调解”等工作机制,司法行政干警、律师、法律工作者进入网格企业开展涉疫“法律体检”100余家,排查化解涉疫工人工资、房屋租赁等纠纷10余件。注重活动融合,结合疫情防控“敲门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等,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等法律知识,服务群众法治需求。
(海安市司法局 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