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五措并举完善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2023-01-30 10:09:00  来源:法润江苏

南通市海门区加快整合优化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优化运作机制、创新服务方法,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推动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一是情系特殊人群权益保护,优化服务供给模式。突出法律援助惠民底色,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农民工等群体开启绿色通道,及时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结合实际需要完善预约上门、异地协作等工作模式,贯彻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理念。针对群体性案件高发态势,前移服务关口,重点关注化工、建筑、纺织等行业企业,防范重大矛盾纠纷实际发生。组建群案服务小组,按照争议复杂程度繁简分流,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去年共计援助农民工群体1200余人,受理20人以上群体性案件11起,收到感谢信、锦旗等9件,一起155人群案入选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典型案例汇编。

二是打造法律援助工作站,进一步延伸服务触手。经广泛问诊需求收集民意,多方发动寻找合适场地,积极与各家单位协调共建,在坚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快速推进,部署完善六家法律援助工作站。包括以覆盖重点人群为特色的残疾人、退役军人、外卖骑手新业态法律援助工作站,以覆盖地域盲区为特色的解放西路社区、海警大队法律援助工作站,以覆盖大流量人群为特色的狮山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场地、硬件、标识等都配备到位,制定服务规范,公示服务范围,确立服务人选,建立转办机制,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站发挥实效,以点带面扩大知晓率,提升可及性。

三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平台标准化建设。全区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成率100%,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融合发展,服务覆盖城乡。高标准打造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服务资源力量,配齐软硬件配备,重点完善便民设施,确保全部按照标准建成运行。以践行江苏省地方标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工作规范》为契机,建强热线平台。强化网络平台推广利用,提供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办事指南、业务办理进度等在线查询,实现群众法律需求“掌上办”“指尖办”“随时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是构建惠企服务肌理脉络,实体平台进驻园区。紧扣源头精准服务,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建立服务清单,帮助企业疏通生产经营活动的“堵点”和“难点”。选派律师定期值班,提供法治体检、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预防和妥善处理劳资纠纷,指导制作“企业人力资源医疗站法律说明书”“劳动用工风险防控体系”等“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风险的特点,为企业进行二维一体的“诊断”,识别企业风险、评价风险等级,制定应对策略,帮助园区企业构建现代化的企业法治治理框架。

五是优化村居法律顾问配备,提振乡村治理效能。整体性优化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以上一年度考核情况及村居评价为基础,结合双方意愿,积极吸纳人才,调整新一年度村居法律顾问与全区村居挂钩服务情况,总服务人数由上一年度的144人增加为152人。强化村居法律顾问担当意识,长效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基本服务,协助基层依法治理。全区5名村居法律顾问在“2021年度全省村(社区)法律顾问巩固提升工程”中获奖,其中1名作为优秀代表,为全省村居法律顾问讲座授课。

(海门区司法局 唐琰 奚鉴菲)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