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如东县司法局坚持问题导向,多维度提升普法宣传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尊崇法治、厉行法治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是送法上门,提升普法亲和度。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示范项目,统筹政法干警、法律服务等资源,组建16支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专家团,结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扫楼入户”等专项行动,走访群众4万余户次,开展普法宣传80场次,覆盖群众10万余人。引导市场监督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执法部门在夜间巡逻、店铺走访、重点场所排查检查等时机主动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宣讲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解答有关法律问题,把执法现场变成普法的第一现场。
二是分类施教,提升普法精准度。选聘法治副校长176名,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法治套餐”,围绕禁毒防骗、网络安全、消防安全等内容开设专题课。聚焦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组织律师、法律顾问、公证员等成公益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法务课堂”、法律咨询等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次。深化“法约三市”便民服务活动,在双甸、马塘等9个镇(区)的商场、农贸市场、社区、医院等地点,设置公益法律服务早市、午市、夜市“集市点”,定点、定时为周边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普法服务。
三是以案释法,提升普法可信度。结合司法行政业务,在纠纷受理、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公证等业务办理过程中开展“窗口普法”,通过释法析理,在服务群众中传播法治知识。针对矛盾突出案件,组织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村两委”等参加公开听证,进行矛盾纠纷化解,向现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选取土地纠纷、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等典型案例,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村干部旁听庭审,引导干部群众学法守法。开设“幸福家庭讲堂”,以赡养家事纠纷典型案例为教材,用身边事例引导摒弃薄养厚葬、缺乏家庭责任等不良风气。
四是创新方式,提升普法鲜活度。充分借助“896司法行政热线”、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电视、显示屏等传统媒体广泛开展普法活动。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载体,利用“法润如东”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个性化的普法平台,促进单项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做好每期普法直播预告宣传,通过“菜单式”授课,将群众关心关注的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纳入课程,结合重大节日进行宣传,今年开播75场次,覆盖8万余人次。开设“法治文化阵地云游览”专栏,定期推送全县范围内法治文化阵地,实现一次点击、一次浏览即完成了一次“指尖普法”,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普法新模式。
(如东县司法局 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