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如东县司法局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三聚焦”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为法治如东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聚焦品牌建设,孕育法治文化“蓬勃生命”。以打造“法韵如东”品牌为抓手,开展“八五”普法十百千万活动,对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法治文化作品、法治宣传案例开展评选活动。连续十九年联合举办蠙城之夏法治文艺巡演活动,“八五”普法以来共举办80余场次,受众达到8万人。建立扶海法治文化创作中心,创作各类法治文化作品200余件。开展“与法有约”、法治夜市、举办首届沿海法治文化节,开展村居书记法治沙龙、青少年法治演讲比赛等六项活动,丰富普法活动的内容。各普法成员单位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县法院“船头法庭”、生态环境局的“以法之名 护航候鸟”等特色普法品牌分别被央视、人民日报报道。
二是聚焦人才支撑,凝聚法治文化“硬核力量”。不断壮大社会组织普法联盟规模,形成县普法志愿者协会、县新媒体联盟、各镇区民间演出团体等近100家社会组织力量,基础型社会组织覆盖面达到80%以上。积极引导乡贤和社会名人参与普法,聘请“中国好人”“江苏好人”为普法大使,扩大普法影响力,累计组织普法志愿活动6000多次。注重深入发掘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厚历史底蕴,引导非遗传承人进行法治剪纸、泥塑、法治楹联、年画的精品创作,用高尚的民间艺术和法治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组织律师、法律顾问、公证员等公益普法志愿者定期到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法务课堂”、法律咨询等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次。
三是聚焦数字赋能,催生法治文化“不竭动力”。充分借助“896司法行政在线”、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电视、显示屏等传统媒体广泛开展普法活动。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载体,利用“法润如东”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个性化的普法平台,促进单项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做好每期普法直播预告宣传,通过“菜单式”授课,将群众关心关注的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纳入课程,结合重大节日进行宣传,今年开播75场次,覆盖8万余人次。开设“法治文化阵地云游览”专栏,定期推送全县范围内法治文化阵地,实现一次点击、一次浏览即完成了一次指尖普法,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普法新模式。
如东县司法局 金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