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司法局“三个结合”构建全域大普法工作格局
2024-01-04 15:25:00  来源:法润江苏

南通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主力军作用,推动法治理念全域覆盖、全线发力、全民提振,积极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一是协调+联动,推动普法责任“高标准”落实。市委市政府在全域城市建设中对普法阵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通过实地督导、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普法阵地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法治文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和升级法治文化公园、场馆30余个。健全工作制度,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中实行精准普法制度机制,明确普法的步骤环节、对象方式,通过主动告知、答疑解惑、释法说理等多种形式,开展实时、动态、综合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明确市级国家机关普法联动事项62件,开展普法责任落实履职评议,逐一反馈评议意见。全面实施“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提炼普法成功做法,评选机关部门十大普法品牌,同时认真查找问题短板,算清面上工作的“总帐”,查摆亮点不足的“呆帐”,推动“八五”普法科学有序推进。

二是重点+焦点,推动普法工作“高水平”开展。充分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作用,推动围绕重点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矛盾纠纷多发领域等开展部门协作,及时解决重大普法问题。积极发展社会普法力量,培育优秀的社会普法团队和品牌。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精心培育西园法惠社、海安尚法文化剧社、如东赵家剧院等普法社会组织70余个,开展“送法惠民”“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志愿普法活动390余场。加强对普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规范法治实践行为,提高普法能力水平。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法机制,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深化部门专题学法、执法人员重点考法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普法自觉。统筹协调村(居)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网格员联合开展法律宣讲、政策引导、法律咨询等活动5000余场次。依托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等,开展针对村(居)特点和需求的普法工作,推动基层干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务、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三是入脑+入心,推动普法平台“高质效”运用。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普法”模式,以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法治需求为导向,打造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推送的普法平台。打造融媒体普法宣传矩阵,一体构建“电视说法、喇叭释法、微信普法、抖音学法、APP讲法”的“全时空普法大课堂”。在电视端打造“法治纵横”普法视听平台,建成具有南通特色的宪法公园,开通普法抖音号和微信公众号20余个,建设“法治云讲堂”“指尖普法”等特色项目16个。建设数字法治体验中心,借助数字技术,把现实人物与虚拟环境融合,结合新型叙事、以案释法、影视动画、游戏社交等,融合多媒体手段制作法治内容,实现虚拟现实之间的结合和切换,提升“沉浸式”普法体验感。组织全市近3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南通市司法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