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连日来,海安市司法局发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聚焦老年人法律服务需求,变“等上门”为“送上门”,用心普法、贴心服务、真心解忧,为老人们送上浓浓的法治温暖与关爱。
唱响“精准普法”曲,护航“夕阳红”。市司法局通过“送法进社区 关爱夕阳红”系列活动,以法治“力度”切实提升民生“温度”。雅周司法所为兴雅社区送去“法护银发 情暖夕阳”普法讲座,帮助老年人增强法治观念。西场司法所干警积极探索,联合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拉家常互动式普法”,将“法”言“法”语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方言俗语。南莫司法所组织老干部成立“银枫说法”志愿服务队,用乡音方言向辖区老人宣传法律法规,提醒老年人增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白甸镇创新利用传统乡村小广播普法,让入户广播旧载体成为乡村普法新媒介,受到老年群体欢迎。
唱响“法惠民生”曲,助力“晚晴好”。市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从高龄、失能、困难、残疾、独居等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印制老年人法律援助申请指南,开辟“绿色窗口”,对老年人优先接待、优先受理,提供帮助书写、免费复印等贴心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调查取证、代书、办理法援手续等上门服务,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助老护老”专项行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可感、可知、可及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已为老年人办理维权法律援助案件151件。
唱响“法治保障”曲,守护“银发强”。市司法局联合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有针对性研判老年人调解需求,组织老年群体参加“调解观摩”活动,调解现场以案释法,达到“调解一件”促进“治理一片”的效果。各司法所调解接待窗口设立适老助残服务专区,添置老花镜、医药箱等必需设备,提供文印扫描等便民服务,将适老服务贯穿于调解工作各环节。海安市高新区将调解室“搬到”行动不便的老年当事人家门口,海安街道在凤山村群众小院里化解矛盾,孙庄街道引导群众走进“法治庭院”观摩纠纷调解,隆政街道则主动上门帮助解决老人赡养问题,共同守护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海安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