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于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积极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创新“一个统筹、两个渠道、三个重点”普法模式,让“法”触手可及。
一是强化一个统筹,奏响普法“大合唱”。始终强化发挥区普法办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制发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逐项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等重点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与各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重点领域普法活动。以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知识产权宣传月、反诈防骗、防范非法集资、扫黑除恶等主题宣传为契机,以“法律十进”为载体,先后开展大小宣传活动100余次,开展线上普法宣讲50余场,在全区范围内奏响普法“大合唱”。
二是打通两个渠道,打造普法“闪光点”。开通线上“云端”普法新渠道,深化“互联网+普法”新模式。引入“共享律所”智能法务机,实现线上专业律师一对一即时咨询,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及“法润民生”微信群等平台,为辖区群众架起法律服务“民心桥”,持续缩短服务半径。依托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阵地等线下渠道,不断丰富“张謇法治文化记忆轴”品牌建设,组织青少年法治沙龙交流活动,开设“蔡律师·夜咖啡”、“公益法律服务门诊”等服务点位,全力推出法韵江海“海门名片”,使普法宣传力度、辐射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立体打造普法“闪光点”。
三是围绕三个重点,精准普法“润民心”。紧抓“关键少数”,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机制,各单位持续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以中心工作为脉络,解读阐释最新颁布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及其实践应用。组织领导干部旁听案件庭审,推动各部门“一把手”出庭应诉等,以庭代训推动领导干部坚决扛牢法治建设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紧抓“关键时期”,常态化为青少年提供“菜单式”普法课程和法律咨询服务,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充分发挥普法志愿者、法治副校长职能优势,持续开展送法入校、庭审观摩等活动,实现法治资源与学校需求精准对接。紧抓“关键节点”,精心谋划“法韵南通·行在东洲”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围绕“法沐春风、法典相护、法伴成长、法治惠民”四大板块,聚焦12个主题核心内容,通过图、文、声、影相结合齐发力,形成宣传大合力。自活动开展以来,在各级主流媒体发表活动报道超40篇,取得良好普法成效。
(海门区司法局 王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