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司法局全力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引领并践行基层法治实践活动,为基层法治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暖心化解矛盾,凝聚一心共筑法治基石。各村(社区)积极组建以法律明白人为骨干的“星火”理论宣讲团队,利用“百姓茶馆”“网格驿站”等场所,通过聚会讲解、歌唱传颂等形式,使法治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人心。如皋市长期以来坚持并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苏解纷”平台效能,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遵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衔接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防线。
政策引领行动,参数明确瞄准工作方向。通过制定《“如皋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明确提出了“七个一”的创建基本要求,秉持“因地制宜抓创建”的总体思路,坚持“注重实际工作”的原则,深入指导基层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同时,创新提出“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模式,通过“一问一答、一教一学”的互动方式,以及“分享交流合作共事”的理念,有效指导村居法律明白人与法律顾问的协同工作,提升法治服务的实效性和覆盖面。
群众广泛参与,建策纳言共建法治品牌。推动乡村法治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东陈镇汤湾村积极打造“湾月谈”法治品牌,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并倾听群众对乡村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法治实践中提炼出基层群众最为关心、迫切的法治需求,实现法治建设要求与群众法治需求的精准对接,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乡村法治建设工作。
打造特色公园,服务群众凸显阵地价值。如皋市注重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法治特色的口袋公园,深得群众喜爱。石庄镇石庄社区东板桥路的“网络文明”主题公园、城南街道肖陆村的民法典主题公园,以及如城街道的统计法、反邪教主题小公园等,这些小巧而精致的口袋公园,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法治教育的新阵地。居民在休闲散步之余,能够轻松阅读法治漫画、学习防骗知识、掌握维权技巧,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意识,凝聚起依法办事的社会共识。
如皋市司法局:仲媛媛 徐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