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证要跑好几趟,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搞定!”江苏某船舶企业负责人通过在线公证平台完成业务后感慨道。这背后是启东市司法局以法治思维筑就良好营商生态的生动实践。
一是制度筑基,当好政策“公平秤”。启东市司法局以法治“店小二”定位,严把政策审查关,在政府合同审查中融入“法理情”。去年以来,累计审查政府合同60份,提出法律意见175条,清理涉企政策文件47份,确保政策公平性,坚决杜绝“带病”制度、“争利”文件、“侵权”规则出台。同时,组建专业法律审查团队,全程“伴随式”参与招商引资与重大项目落地。此外,创新推出“法治护航计划”,为全市700家规上工业企业和228家规上服务企业免费配备法律顾问,以法治动能精准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数智赋能,织密服务“云网络”。启东市司法局利用“实体+热线+网络”全域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市镇村三级涉企服务全覆盖。12348热线24小时响应,“法润民生”群、“苏解纷”、“法润江海e服务”、远程视频公证等线上平台矩阵,集成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公证线上申请等高频服务,实现涉企事务“一网通办”“指尖可达”。培育“企业法律明白人”,创新“1+1+1+N”联动服务机制(1名司法行政干警+1名村居法律顾问+1家企业+N名法律明白人),助力企业提升依法经营的内核能力。制定《启东市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及《启东市园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试行)》,明确服务标准与流程,以透明化、标准化供给打造法治服务“最优体验”。
三是监管革新,提升执法“柔韧度”。启东市司法局以法治监督为抓手,构建“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监管体系。去年以来,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近4500件,涉及金额逾1亿元。聚焦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综合查一次”统筹涉企行政检查,破解多头执法、随意执法难题,推动监管频次下降、效能提升。创新执法方式,鼓励探索“非接触式”执法。依托数字化监管系统,加大视频监控布控力度,通过执法平台共享数据信息、锁定证据,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打击违法行为,有效提升监管质效。创新推出“邀约式”执法,倡导在一次检查中实现执法与普法并行、监管与服务并重。去年以来共开展“靶向式”“定制式”专项检查18次,实现“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四是产业护航,打造发展“防护盾”。启东市司法局组建律师服务团和法治先锋队,开通亲商护企“直通车”,精准服务重点产业集群。针对电动工具、海工船舶、阀门制造等特色产业,打造“党建+产业链+法律服务”生态,以“红色引擎”驱动法律服务深度嵌入产业链条。开展“律动江海同企连支”活动,围绕涉企需求、风险磋商、法律分析等内容,为企业纾困解难。组织第二届“益企法治行”专项活动,推动法律服务进企业、进园区,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开展“法治体检”。去年以来,累计调解涉企纠纷257件,办理涉企公证244件,开展法治体检263次,提供法律意见328条,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约4500万元。
(启东市司法局 袁赛男 宋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