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市稳步推进全市法治文化建设,呈现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创新性强等特点,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海安大地蔚然成风。
起笔筑阵地,法治展风采。打造阵地平台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强化资源整合,提档现有阵地,开发新兴阵地,因地制宜构建以公园广场为核心支撑、以场馆长廊为特色点缀、以村居游园为延伸网络的法治文化阵地格局,推动法治文化阵地遍及城乡。精心升级法治文化广场、宪法教育馆,全面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党内法规等重点内容,融法于景。走进新建青少年教育服务中心,集宣传、教育、观摩、体验等功能于一体,让法治观念可感可触、可视可及。探索“法治+文旅”新路径,精选全市21处法治文化阵地,手绘法治地图,形成法治特色文旅带,同步推出线下“打卡游”和线上“云导览”,引导群众线上线下打卡“法治海安”,感受海安法治文化魅力。
运笔创精品,法治润心田。精品力作让法治文化有形、有质、有效。推动法治文化与非遗融合发展,举办非遗法治文化作品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19件。原创法治非遗视频《从葫芦枝蔓窥见法治之光》获评司法部第一批优秀法治非遗短视频,3件作品入选省法治文化非遗作品云展播。加大法治文化作品精品创作,1幅宪法书签作品获司法部录用。组织拍摄《“大个儿”所长》《阳光导航》《他们撑起法治蓝天》等作品,《“大个儿”所长》获评“法润江海”融媒体作品大赛优秀典型事迹片一等奖。发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创作法治文化作品,结合“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青少年法治宣传月”“青少年学法护航”等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法治书画作品征集、手抄报展评、法治绘画大赛、法治歌曲创作等,评选出优秀作品200余件,让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渐浓。
落笔“小快灵”,法治惠民生。立足切口小、速度快、方法灵,实施普法活动项目化推进。在海安市法治文化月启动仪式上,现场发布四大行动12 项特色法治文化活动,聚焦市民法治需求,着力提升法治素养。精心培育尚法文化剧社、西园法惠社、隆晓法公益服务团等普法社会组织7个,利用重大节日、各类法律法规颁布节点和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活动等契机开展法治文艺展演、法治电影展播、法治作品展览等法治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文艺进村居”活动,将说唱、小品等法治类节目搬上乡村大舞台,尚法文化剧社自创快板说唱《乡村振兴谱华章》、情景剧《维权宝书》、打鼓说唱《学法用法不能忘》等文艺节目25个,文艺演出82场,累计服务4万余人次。
(海安市司法局 朱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