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丹徒区积极探索新媒体普法路径,创新运用新媒体手段,全力建设具有丹徒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全民普法体系,做优做强新媒体普法,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实现精准普法,使普法接地气、入人心。
加强统筹让普法工作有“落脚点”
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新媒体普法纳入“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的内容,推动全区机关单位丰富法治宣传内容。运用新技术应对新需求,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通过网络新媒体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的屏幕里、指尖上,提高群众学法热情与参与度。
创新形式打造新媒体普法“热点”
强化“互联网+法律+媒体”思维,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快速、感染力强的特点,通过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直播平台、法润民生群等有效建立覆盖社区、企业、学校的新媒体普法阵地,延伸普法宣传半径。丹徒公安推出的“反诈周报”、检察院“检与同行·讲百案”等创新普法活动,实现普法单项式传播向互动式、场景式传播转变,打破现场宣讲“一对一”的局限性。近日,丹徒法院发布两起以案释法典型案例,被国家、省、市各级媒体聚焦报道。其中一起案件话题登上新浪热搜第1位,阅读量达3.3亿,视频观看量达949万次。
探索全新赛道让普法工作有“亮点”
有效整合全区各部门、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的新媒体资源,搭建普法联动平台,邀请区内融媒体参与新媒体普法联盟,大型普法活动、重要时间节点普法等活动邀请普法讲师团成员共同参与,实现网民在哪里,法治宣传就跟进到哪里。区应急管理局创作的《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警示教育片,在全国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被表彰为全省应急管理普法工作优秀单位。区法院每年实地开展的“蒲公英普法”已成为我区法治惠民知名品牌。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中国法院博物馆主办的《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展》在中国法院博物馆开幕。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子女受父母胁迫结婚撤销婚姻案”入选“自由”篇章,该院为此拍摄的以案释法短视频,也已在中国法院博物馆线上线下展厅展出。
丹徒区司法局 徐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