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养老”变“坑老”
2025-04-22 10:23:00  来源:中国法院网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盗窃案,再次为老年人的财产安全敲响警钟。案件中,七十多岁的孙阿婆(化名)因轻信保险营销业务员陈某的花言巧语,不仅将其视为知心人,更在不知不觉中被陈某盗走毕生积蓄,“养老”瞬间变“坑老”。

孙阿婆多年来一直习惯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也因此结识了业务员陈某。此后,陈某隔三差五便前往养老院探望孙阿婆,对她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时间一长,孙阿婆便对陈某放下戒心,日常聊天中经常提及家中琐事。殊不知,这份信任竟被陈某利用,成为其实施盗窃的突破口。

2022年的一天,陈某在看望孙阿婆时,得知她刚收到一笔70余万元的卖房款,便心生歹念。陈某深知孙阿婆对智能手机操作并不熟悉,于是以帮忙购买理财产品,收益可用于支付养老院费用为由,开始操作孙阿婆的手机微信、支付宝及手机银行账户。在操作过程中,陈某让孙阿婆进行刷脸验证、输入密码等操作,随后将孙阿婆账户内的钱款秘密转入自己的账户。

为掩盖罪行,迷惑孙阿婆,陈某还删除孙阿婆手机上收到的银行短信,并“大方”地为她支付一年多的养老院费用,让孙阿婆误以为这些钱仍在自己账户中,收益良好。

初次得手后,陈某愈发大胆,多次采用类似手段,将孙阿婆的100多万元积蓄逐渐“搬空”,并挥霍殆尽。直到孙阿婆的亲属偶然间发现账户异常,事情才终于浮出水面,随后亲属选择报警。

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多次窃取老年人账户资金,数额高达153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同时责令陈某退赔被害人孙阿婆153万余元。目前,该案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提醒:

一些不法分子常打着“关心”的幌子接近老人,获取信任后实施盗窃或诈骗行为。老年人切勿轻易轻信他人,更不要随意将手机交由他人操作。遇到复杂的金融业务时,务必及时与子女等家人沟通、商量,牢记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只有可能让自己血本无归的陷阱。

与此同时,子女们也应多关心、陪伴家中老人,时常提醒他们提高防骗、防盗意识,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健康、幸福,远离骗子们的侵害。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