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健康、安全、绿色、清朗的法治文化环境,盐城市司法局联合盐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将法治“护苗”行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学校、社区、公共场所为经纬精准发力,通过“零距离”法治宣传,多维度协同推进、多措并举。
一是强化普法宣传,凝聚全民法治护苗共识。普法工作人员深入校园,启动“与法‘童’行”系列课。为同学们开设非法出版物识别和网络素养提升普法思政课。组建“法到邻家”行动队,开展“护苗”主题普法宣传进社区、进街道系列活动,通过发放法治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台、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发放《民法典应知应会200问》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为群众送上“家门口”的法律“公开课”。探索精准普法新模式,精选真实案例,制作普法微视频、拍摄《我们一起瞄瞄瞄》、《护未明天》等主题法治微电影。普法宣讲团在邮政、南洋机场、东亭湖街道等基层示范点和行业协会内部,开展非法出版物初步识别、印刷合规经营等10余场巡回宣讲专题法治讲座。
二是净化市场环境,夯实法治文化安全防线。持续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开展法治宣传并进行全面检查,实施拉网式清查,建立重点监管档案,加大监管力度,并强调群防群治,筑牢未成年人法治文化安全屏障。坚持专项行动与法治宣传综合并治。扎实推进法治“护苗”、“青少年版权保护季”、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法治行动。严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专项整治涉未成年人不良动漫、含有害内容的非法出版物及文化用品。不断完善法治综合治理体系,扩大法治“护苗”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打防结合,推动源头治理转化为长效机制。
三是统筹网上网下,打造清朗法治网络空间。创新数字监管手段,建立法治在线巡查制度,开展“智慧网文”法治实时监管巡查。深挖网络销售渠道,专项整治网络书店,严防无证经营和非法售卖行为。加强网络巡查,指导网络游戏企业遵循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原则,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共查办未经审批运营网络游戏、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出版业务等网络案件10余起,有效强化平台法治责任,持续优化法治内容供给,加强网络法治空间治理,为未成年人创造丰富而安全的网络场景,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支持。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法治文化治理成效。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调动街道、基层站点的法治力量,强化线索摸排,查处隐蔽销售、流动销售非法出版物等不法行为。构建“法治文化+基层吹哨”、“法治文化+刑事司法”、“法治文化+宣传普法”等模式,合力遏制涉“黄”涉“非”的苗头行为,全力斩断违法犯罪的利益链条,着力营造依法经营的市场环境。强化联防联动。联合网信办、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印发整治涉未成年人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工作机制,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多部门联动法治宣传等方式,开展多轮次出版物市场、印刷发行行业联合专项法治宣传,筑牢“护苗”法治防护网。